厌学是厌世的一部分;这真的很好理解,对孩子来说,
获得以后养家糊口的技能,对自己真的很重要,但在
这样重要的事情上自己只不过是被人操控的木偶,这
生命真的就没什么味道了。------曾奇峰
这两天曾奇峰老师的文章《谁在学习》引发了朋友圈很多感慨。当我也在朋友圈发出来,有朋友这样问,如果是你的孩子,他不去上学你能接受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我知道很多父母的心都会被扎到,道理都知道,可是你能做到坦然的应对孩子不去上学吗?
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引发很多朋友的讨论,大概多数父母都无法接受孩子不去上学。
今天,关于不上学,分享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例。这些事例,无不证实着,弄清到底是谁在学习,是有决定性的影响。
1
我也曾经是个爱逃学的孩子
说实在,从我小学开始,我就是个爱逃学的孩子。隔断时间,我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不舒服,恶心想吐,只想躺着睡觉。
然后,我就会告诉家长,我病了,今天不能上学。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并没有什么大病,我就是有种需要逃离学校,逃离教室,逃离课堂,可以自己呆一呆的感觉。
所幸,我妈每次都能被我骗过,满足我的要求。更多的时候,我是上学到一半,告诉老师我病了,我要回家休息。回到家,妈妈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到中学,考试前我就必须回家住几天。有次为了请假,我连谎话都不撒,就告诉老师我要回家。物理老师是班主任,他问我是不是鞋子湿了需要回家换换,因为下了很大的雪。我傻傻的说,不是,我就要回家。老师当然不能同意。但是我依然回家了,当然,我慈祥的物理老师并没有在我回校后批评我。
那个时候,我考前回家似乎成了一种病,一到考试前就复发,一直坚持到高考结束。
现在想来,大概,考试是对父母的一种超越。因为我的父母,在那个多数人不认识文字的时代里,他们都没有上过初中,只是读了小学。我每次考试,大概是感受到要超越他们,离开他们了,所以我会内疚。一到考试就得回家向他们证明,我是爱他们的,我是舍不得离开他们的,然后,我才能安心的回到学校开始考试。
直到高考,我都要回家在家里呆一周,每天在家里做题目,然后再回到学校参加高考。
2
被允许不去上学,是孩子最艰苦时,父母给予的最大支持
当孩子说不想去上学,多数父母会慌张。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做的。
有位朋友讲起自己已经成年的孩子,当年不去上学的事情,她是这么说的:
我家孩子10年前中考的那个学期每月有一次不想写作业,我就给老师带假条,说他不舒服。我这件事上撒谎很坦然,孩子现在还记得这事,是我在他艰苦时候给予的最大帮助。
父母能够支持孩子不去上学,给孩子的支持,力量大到我们无法想象。
那一刻,父母忍住了自己心目中的紧张,担忧,做到了对孩子真正的看见。
任何一个心理需求,都不会无缘无故升起。面对孩子不去上学的想法,我们可以从父母和孩子各自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当孩子说不想去上学,父母会出现的首先是紧张和恐惧。担心孩子不去上学会不会影响学习,然后影响了考试,然后影响了升学,然后影响了工作,然后影响了人生的选择。在那一瞬间,紧张的大人潜意识经过了几千万次的计算以后,直接感知到了孩子不去上学的危险性和由此产生的恐惧。不去上学=人生没有前途。这种焦虑是当下很大多人无法接受孩子说不去上学的真正原因。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不想去上学,只是那一刻的感受,并不是一生的选择决定。他这么做的原因有这些:
1、那一刻,他不想去上学,是为了证明,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他有权利自己决定。
2、他不确定自己到底在为谁读书学习,他想向现实生活检验一下,他的学习到底是在为自己学习,还是在为父母学习。如果他是为自己学习,那他就有权利自己决定那一刻不去上学。如果是为父母学习,他那一刻去不去上学是由父母决定的。
3、也许他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产生一些情绪,那一刻,他已经无力再应对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人休息一下。
4、也或许,什么都没发生,天天上学,他厌倦了,就是想不上学那么一天,那么一次。
作为父母,当你看清自己的紧张原因,看清孩子的需求,你愿意去支持孩子的不上学需求吗?
3
孩子天生有追求主流价值认可的需求
我的孩子三年级了,从幼儿园开始,他经常不去上学。一年级二年级除了生病发烧不去上学,也会有自己觉得不想去上学而说自己不舒适。我会给他请假,让他在家休息上一天两天。
进入三年级,他依然会不想去上学。老师要求他们如果不去上学,就要提供就医证明。这个情况下,他再不说不去学校了。因为如果要去,就要提供就医证明,如果没有真的生病,孩子是不喜欢去医院的。这个时候,选择去学校还是选择去医院就诊,孩子是有自己的选择的,他也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不需要看医生。
所以,上学与不去上学,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会考虑利弊的。即使,他选择听老师的,不再说不去上学,那也是他和老师之间的事情,是他自己在处理自己的社会关系。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有人可能会说,那孩子就是一直不想去上学呢?
我选择相信心理治疗师罗杰斯的话: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社会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
在我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告诉他,孩子,你不考100分也没关系,只要你自己好好认真学习了,你都是最棒的。孩子当时很愤怒,说,难道你不希望我考100分吗?
二年级的一次放学路上,孩子说,妈妈我觉得很难过。问他什么样的难过,他回答,一、我羡慕别人考试成绩好的。二、我害怕我自己考不好。三、我怕作业做不完。
昨天,老师要求孩子们把写过的日记誊写在作文本上。为了让孩子能够不占用我的时间,我让他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写好的那篇猫咪的日记抄写在作文本上。孩子不听,他说他觉得自己原来写的那篇不好,要重新写一篇。在我俩的几次交涉后,他还是要重新写一篇。当他重新写完后,我发现,他写的内容确实比原来那篇逻辑清晰,语句优美,段落分明。
所以,我相信孩子天生有追求完美,追求主流价值认可的需求。
让孩子发挥他追求主流价值认可的天生倾向,让追求上进,追求成功回归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生活。而不再成为父母实现自己需求的工具。
孩子,自然会活出他的精彩。
4
父母自我成长,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最好途径
曾奇峰老师说,孩子的问题,是送给父母的礼物。
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首先要先去问问自己,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了,是不是哪里伤害了孩子。
当然,更多的时候,作为父母,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方式方法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因为父母都以为自己是爱孩子的。虽然这爱是父母拿来利用孩子的名义,但是很多父母并不愿意去承认。他们肆意控制着孩子,当孩子听自己的话,他们感到满足和快乐,甚至会炫耀说“我的孩子经常说,我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这就是从孩子那里获得满足感。
作为父母,如果自我觉察意识比较高,这是孩子的幸运,他们遇到了一个善于自我觉察的父母。
父母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帮助。父母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那你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吗?
认识自我,成长自我。欢迎来到认识自我成长课程。关注公号,课程里查看。
薄荷草,心理咨询师
心理课讲师
精神分析传播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