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市场经济让我们变得更有人性?——从飓风“佛罗伦萨”说开去

为什么市场经济让我们变得更有人性?——从飓风“佛罗伦萨”说开去

作者: 林仲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01:23 被阅读0次

为什么市场经济让我们变得更有人性?——从飓风“佛罗伦萨”说开去

原创: 禅心云起  私产经济学与伦理学  昨天

导读

✎正是由于工业化和市场化,人类负担得起更人道对待彼此的条件,才得以散播拓展开来。在市场经济秩序崩溃或者从一开始就没建立起这种秩序的情况下,相反的趋势明明白白地跃入了我们的眼中。

为何市场经济让我们

变得更加富有人性?

瑞安·麦克麦肯

Ryan McMaken

禅心云起 译

飓风“佛罗伦萨”到来,狂风大作、洪水泛滥。听说一名卡车司机从大水中救出了53条狗和11只猫。还有一名女性从一幢被淹宅邸及围栏中救出了18条幸运的小狗。

请注意,这些事发生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平日,美国的动物收容所很普遍,动物收养也很寻常。可即使遇到洪灾,北卡罗来纳州的居民照样会花时间来拯救别人的宠物。

相比之下,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听说过小狗是如何被饥饿的委内瑞拉人吃掉的。也有报道称,在那个不幸的国家,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被人偷走吃掉。据报道,园内没被吃掉的动物本身也在忍受饥饿。

更糟糕的是,委内瑞拉的这种状态已成为日常的现实。它们甚至不是自然灾害的暂时结果。(注:人祸而非天灾。)

我可不是因为心里面认为动物与每一例人类悲剧同等重要才提到这些与之有关的轶事。毕竟,在饥不择食的人们吃狗的故事中,最重要的事实莫过于人们正在挨饿。截至周一早上,飓风“佛罗伦萨”造成了23人丧命,远比多条狗死亡要惨痛十倍以上的悲剧。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事例,是因为它们说明了没有合法(人类)权利的生物在市场导向型社会中要走运得多。甚至在市场经济中上程度的北美遭受飓风破坏的社区居民,也要比公有制计划经济下委内瑞拉的居民更善待他们的狗。

为何动物在市场经济

中得到了更好的待遇

在美国和在委内瑞拉,家养动物的生存条件,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核心在于:以市场为导向(即资本主义)的社会足以负担得起善待动物的更高水准;美国人建得起动物庇护所,买得起专供宠物的食品,也有能力以人道方式让流浪动物安乐死。

正如凯瑟琳·格里尔在她的作品《美国宠物:一段历史》中写道,宠物是伙伴,应该得到“仁慈”对待,这个观念的传播在十九世纪才开始普及。例如,1838年,莉蒂亚·西戈尼出版了一本育儿建议书,名为《致母亲的信件》,这本书确立了一个“婴儿期道德准则”:应该教育儿童不要“殴打小狗”或粗暴地对付一只小猫。

这可完全不是一本古怪的作品。根据格里尔的说法,西戈尼的作品透视了“那些受人尊敬的民众——新兴美国中产阶级(…)当时正在思考和关心什么”。

是什么导致中产阶级家庭更多地强调对动物的仁慈?格里尔聚集于思想和文化因素。她得出的结论是,“仁慈的家庭伦理”普遍兴起,是由“定义美国中产阶级的或‘维多利亚风格的’文化如绅士风度、自由福音派新教信仰和对家庭的挚爱等等观念演变而来的。”

格里尔只是部分正确。无可否认,这些因素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财富创造和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勃勃兴起所致经济进步的巨大成就,也就不会有关心这些细节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新兴中产阶级”。这股社会潮流与北美、西欧新样貌的经济趋势所带来的新财富密切相关。

不光是宠物受益

幸运的是,这些新的经济现实也导致了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包括那些先前往往缺乏完全合法权利的人。随着工业化资本主义的兴起,妇女和儿童首次开始获得以前(那些不受政治优待者或体弱者)所不了解的教育、休闲时间和自由度。

例如,在对工业革命的再评估中,温迪·麦克罗伊写道:

“一个富有破坏性的神话死缠着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不放:自由市场危害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是种错得离谱的观念;具体而言,据说妇女和儿童受到了资本主义的损害,因其劳动被残酷剥削。可情况恰恰相反才对。”

女性注意到城市工厂的工作岗位让人摆脱了几乎没有多少选择的农村生活,于是她们自发逃往那些选择丰富得多、甚至可以给一个不依赖男性或家庭的单身女性带来经济来源的城市。麦克罗伊继续说:

“可以说,女性是工业革命的主要经济受益者。这主要是由于她们在前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地位低下;她们绝对比男性获得了更大的改善。”

但不仅仅是劳动者从这些变化中获益。消费者也获得了奖励。贝蒂娜·比恩·格里夫斯在她的文章《女性的解放》中指出,女性有这么多闲暇时间要如何归功于以市场为基础的大规模生产:

“让妇女在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和职业上获得认可的惊人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无疑要归功于资本主义的贡献。储蓄者、发明者和生产者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经营,为了获得利润而冒身家财产的风险,提供那些让妇女免于几个世纪以来日常苦差事和繁重体力活的产品和服务(…)”

劳动生产力和财富积累取得的这些进步之于社会,即使到了19世纪末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富余的储蓄和闲暇,让妇女有机会获得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例如像玛丽亚·蒙台梭利这样的中产阶级女性,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顺利接受了正规的医学教育,这并非巧合。

不是为了教育本身而追求教育。随着家庭财务变得更多样而复杂,识文断字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常是由妻子来决定家里的钱如何花掉(…)女性在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部分原因就在于:经营城市家计是一项复杂、费时及有价值的任务。”

随着家庭摆脱勉强糊口的生计,日常生活渐渐变得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挣扎,从情感上也气象一新。已婚夫妇“还发展出了彼此间更强烈的情感联系(…)情感和性欲在婚后对夫妇来说也变得更重要(…)许多19世纪末的法国婚姻手册强调了女性有合法的性需求。”

儿童是另一受益者

由于财富水平改善,也带来了卫生条件改善等等优点,儿童死亡率开始下降,父母也开始以不同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正如一本历史教科书所证实的那样,

“虽然今天看起来难以置信,但工业革命前西方社会典型的母亲常对她的孩子漠不关心。”

这些变化始于小康之家,不过是随着19世纪的到来,才传播到劳动阶级和中产阶级当中。在19世纪末的中产阶级家庭,

“对婴儿的不吝关爱和对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更加关心是一致的。”

这些母亲(现在自己受过了教育)也可以为子女提供教育,因为这是新家庭生活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在新的工业时代,一名新生儿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家庭会过得更艰难。父母实际上可能会花时间和金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呵护”孩子。

此外,不再需要以充当劳动力的眼光来看待大龄儿童的主要价值。在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父母从此就一直想让自家孩子摆脱劳动力的角色,例如,在关于童工的研究报告中,本杰明·鲍威尔观察到童工的衰落与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从历史角度看,消除童工的真正力量,不是《童工法》的通过,而是财富增加。当父母光靠自己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财务平衡时,孩子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鲍威尔得出结论:“在收入略高于1万美元的所有国家中,童工都几乎消失了。这些法律基本上是多余的。”

市场和工业化非但不会使我们失掉人性

——相反让我们变得更人性化

不难看出,在19世纪中期,家庭已在开始阅读那些说服他们接受“仁慈的家庭伦理”的书籍,即使是小猫、小狗,也被认为应从新式家庭生活中获得善待。市场经济,让花掉人们的时间精力从洪水中救狗具备了可能性的同一经济趋势,也让我们有能力给无穷无尽的人带来实惠。

然而,尽管如此,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如何让我们失掉人性或者让我们疏离生活中重要事物的说法,仍让人听得耳朵起茧。还有这两者不晓得如何“商品化”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历史记录表明了,正是由于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人类负担得起更人道对待彼此的条件,才得以散播拓展开来。

不幸的是,在市场经济秩序崩溃或者起初就没建立起这种秩序的情况下,相反的趋势明明白白地跃入了我们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人口贩卖和卖淫现象的增多。我们看到了处于危险工作条件下的童工。我们看到了饥不择食的人在吃掉动物园的动物。

这一切都应该被视为一种严厉的警讯:让我们不要越来越自得而忘掉这些好处是市场经济制度所带来的。

推荐

欢迎本号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市场经济让我们变得更有人性?——从飓风“佛罗伦萨”说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io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