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懂得取舍,专注于所取,不念于所舍,便不会有精神内耗,这是一种坚定也是一种自信。
相反徘徊在取舍之间的人,会有相当的精神损耗,忧郁情绪,会给人一种纠结和痛苦的感觉。
小时候很懂得取舍,长大了会渐渐模糊起来,成熟了才会再一次明了起来。
取舍有时会相当痛苦。但一定是为了以后的更少痛苦。
有人很崇拜弘一法师,因为他有多方才能,而我崇拜他,是因为他取舍间的果断选择。
人生最后选择出家。有人说他无情,抛弃妻儿。而我却觉得他内心很清楚他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去滋养他,他需要他的人生有意义。
他把身外之物都留给家人,他就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别人如果再想向他索取什么,他其实已经没什么可给了。一个人的能量是在做自己的过程中慢慢积蓄的。
难以取舍很关键的因素是周围价值体系对一个人内心想法的干扰和冲击。特别是当相互间有冲突时,内心不够坚定的人就会难以取舍。
阳明先生的“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中,我觉得“志向”已经是做了一个取舍,之后便是围绕“志向”走,便容易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