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精进
“看书很多,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没看到这一点

“看书很多,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没看到这一点

作者: 米素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7-15 11:47 被阅读0次

这几天,群里的小伙伴在讨论 “为何看了那么多的书,知道那么多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知识是用来遗忘的,智慧是不会忘的,它是知识加上个人的体验才形成自己的智慧。

因为知识是无法创建新的经历,人类最有意义的旅程是从“知道”到“做到”。

创建新的思维和生活模式,需要刻意练习。

就好比,我们都知道跑步是最好的减肥,但是很多人开始了却又坚持不下去;都知道“自律才是自由”,雄心壮志打卡几天,却仍旧无法持续。

我自己个人也碰到如此情况,看到有自媒体大咖提到《晨间日记的奇迹》,我迅速下单购买翻阅,也开始按照其方法开始践行。

非常奇怪的是,正如作者所说:这个习惯的建立会碰到3个3:坚持3天,也有3个月停笔了,一旦超过3年,那就是融入你习惯的一部分了。

我自己就先后尝试过两次,断更再重新开始。

我开始审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会一再放弃?

荣格说过: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我们为什么会一再重复自己的模式,是因为我们的信念在作祟。

我参加过小墨的日记星球,包括这次的晨间日记,我都会坚持了一段时间断掉,重复的模式是在提醒看不到的相似规律在运作。

晨间日记:是因为按照作者的方式,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多东西可以写。

小墨的日记星球: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符合星球主要求的格式

唯有简书日更,我挑战了几次,越失败越生气越想要成功。

这背后的原因,是简书设置的打卡模式。

这个设置,打卡成功的可视化, 有种被纪录的感觉(这背后,是一种被关注,被看到的感觉)

另外,简书的特色,是因为它会被各种人群看到你的文章,同时,自己的文章有可能会被很多主题采纳,更多人群受看。

关注:是人类最好的赋能。

写到这里,我也终于理清了我重复行为模式背后的信念,是渴望关注。 

对我而言,关注能更多的激发我的创作欲望,也就是说,我需要舞台,当一个被看到,被发光的舞台上,我会做的更好。

今天的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就如同切蛋糕一般,反思就像一把刀,文字就像刀痕,一刀刀切向问题的核心。

荣格还有句话: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提升到意识层面,命运就被改写了。

我现在明白,更大的舞台,可以让我发光的舞台,是我的归属。

而我现在所作所为的就是走上这个舞台的台阶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书很多,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没看到这一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ld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