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半山听雨》

《半山听雨》

作者: 雨琪1314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20:14 被阅读0次

    电影《无问东西》中,有一个镜头,让我留下很深印象:在西南联大,雨横风狂屋又漏,扰乱学生听课,老先生几度努力,最终放弃讲课,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那一刻,大家听的是风声雨声,也是乱世之中自己的心声。

    每逢下雨,如有故友临门,虽是远道而来,不过默然相伴,用不着聒噪话语,也没什么欢言畅谈,于无言中道尽千言万语,也许会心一笑,他便走了。

    因为这份轻松陪伴,向来偏爱下雨天。假若久晴不雨,心里似乎开始对某个人起了念想。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

    别说晴日舒爽、雨夜寂寥,也别说艳阳欢愉、阴雨惆怅。如若叫人心生欢喜,雨水,何尝不是湿润的阳光?

    雨,最美的汉字之一。世间尤物,皆在意境,意境之美,出自心境。所以说,爱恨憎怨,美丑妍蚩,源于心之分别。

    “雨”者,苍穹之下,四野茫茫,结一茅庐,虽小尤静。茅庐之内,怀有满心风雨。春雨溦溦,秋雨潇潇,夏雨磅礴似击鼓,冬雨绵长如刺绣。各有各的韵味。

    初秋的雨,打在窗上,好似“雨”字当中那几点,横斜飘落,疏萧冷淡。记得学生时代,以“秋雨”为题,写了篇文章向校刊投稿,彼时,心中尚有稚气的烂漫,在深绿方格的稿纸上一笔一划认真誊写,偏偏要把一个“雨”字写得宛如作画。

    雨本身就是一种心境,一个世界。海子写诗: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不禁让人想到宋代词人蒋捷。他一生流离,在各地辗转中听了一生雨——少年听雨,在红烛罗帐中;中年听雨,在客船雁声里,晚年听雨,在僧庐夜半时。细思默想,雨何尝不是一生陪伴,风雨同舟?

    雨帘,多么形象贴切的一个词汇。一旦下雨,天地之间便拉起一道帘幕。这道帘幕,可以将尘世间的纷繁琐事全然隔离开来。艳阳晴天,总是意味着积极奋进、匆忙赶路、悲伤与彷徨在烈烈艳阳下毫无遮掩,亦无处可逃的出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仙在诗作里不偏不倚,晴好雨奇在他眼里各有风姿。去过西湖数次,还是偏爱秋雨绵绵中的西湖,像一幅黑白水墨,干干净净,安安静静。

    有时候,一句“下雨啦”,会给人带来莫名欢喜,大概就因为雨能让人暂离烦琐,退到一角,偏安一隅。正如友人曾讲,任何可以隔断尘世的景象,都可以引发最原始的孤独感受,雨就是那样一番景象。

    爱,或者美,只能发生在与尘世隔绝的时间里。

    听雨,便能引起一份感受美的心境。余光中说,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一曲《半山听雨》,将平日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万千思绪归拢到一处,又任其挥洒,就像含于笔端的一滴酣墨,触水即涣,慢慢洇开。远处雷声轰隆,在天边翻滚。

    一场雨,将人困在半山腰。那雨滴,清盈,透亮,先是一滴两滴地落下,慢慢连成线,线慢慢织成帘。在雨帘背后,前程往事,历历在心,爱也悠悠,念也悠悠,各种思绪在手指与琴弦的勾剔抹挑间婉转起伏,波澜跌宕。可是,再怎么起伏、跌宕,心,到底是静下来了,静到感觉清凉。

    那雨声,让心灵一时趋于空无辽远之地。一切皆虚幻,一切皆可原谅,一切原来都不值得用力索求,太假,也太累。而此刻,除了满山的雨,只有自己的心,算得上真真切切。

    半山的雨,就像一面明镜,照见路上风景与尘埃。再没有比此刻更清醒的了,于是心生凉意,清澈澄明。

    琴声止处,雨声收渐渐收起。听过的雨,好像在心里做了一场清幽之梦。雨停后,还得下山,回到另一个久呆的梦里。

    听的是雨,其实是心,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那颗真心。

    红尘滚滚,喧嚣不止,每个人都渴望有一道雨帘,或者每隔一段时日,前往半山,一个人在那站一会儿,发一会儿呆,听一场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山听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le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