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快与慢》⑤:情绪启发效应和奖励机制

《思考!快与慢》⑤:情绪启发效应和奖励机制

作者: L_P理财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9:54 被阅读67次

今天我们解读这本书,《思考!快与慢》,上篇我们说到样本原则和锚定效应,这篇我们说焦虑情绪,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特别是在保险的模式中,灾害的受害者和近似受害者,在大灾之后往往心存焦虑,所以每次大的灾害后,保险都会销量大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记忆的淡化,又会回到一种常态。

情绪启发作用

大家在心里往往存在偏见,认为自然灾害和意外更加的可怕,但其实并非如此,比如死于哮喘的人,要比死于龙卷风的人多上20倍,但大家对于龙卷风更加恐惧,中风而死的是意外事故致死的2倍,但80%的调查者都认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就是媒体的报道,渲染了恐怖的气氛,让大家产生了明显的焦虑。还记得前一两年的空难让大家不在敢坐飞机,都认为火车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可相关数据表明飞机才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只是我们臆想出来的世界。

现在很多假的新闻报道到处都是:你天天生活在负面新闻的报道里,就会对世界越来越悲观。其实咱们也有一个感觉,好像这几年乱七八糟的事特别多,什么到学校门口砍人的,投毒的,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屡屡爆发,什么肉包子里面是纸板浆;粉条里面参杂塑料等等,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现在的社会治安要比以前更好了,只是媒体和自媒体泛滥,让这些事情都传播出来了。以前可能问题比这个更严重,只是那时候有宣传精神不让报道,电视广播报纸都不报道,也没有自媒体,所以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正是因为大家对于恶劣事件的过激反应,所以引发了一些小题大做,然后酿成了更严重的后果,前几年的转基因之争,崔永元和科学家们论战,其实是不是转基因,你明确的标出来给大家知道就可以,不用禁止,愿意买的你就买,不愿意买的你就吃普通粮食。这个事可能争论很多年都不会有结果,现在这么一闹,转基因在国内推不开,中国农业,又落后在了起跑线上,万一以后这个被证明是无害的,那么我们可能就损失惨重。

即使按照美国人那种惜命程度和鸡贼程度,也没有在美国全面禁止,也只是做到了标识清楚。甚至全世界75%的转基因都在美国生产,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说,这事不鼓励,但也没必要反对,只要求一个知情权和一个选择权。你说好你就吃,我说不好我可以不吃。天下还有比这个更有道理的事吗?

所以记住情绪启发的作用,先给你情绪,再给你事件,那么事件就会按照情绪的方向发展。做销售的,你先让客户喜欢上你,你卖什么都很容易,如果让客户很讨厌你,你就休想再让他花一分钱。像我销售建材的,每个客户来都是微笑都保持耐心。

如何让系统二工作?

既然系统一有很大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让系统二接管呢?书中说他们做过实验,皱眉通常可以增强系统二的警觉性,降低对直觉的过分依赖。皱着眉头似乎是一个智者思考问题的形象,所以你不妨也从没事皱皱眉头练起,并提示自己,我的系统一是这个判断,我的系统二会怎么判断,始终心里有系统二这根弦,也许你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

还有一种情况,感觉就是不要让自己太过兴奋,太过兴奋就会忘记思考,所以很多人都感觉聪明的人都是冷静型的。

一旦人发生了误判,系统一和系统二都难逃干系,因为系统一引起了错误直觉,而系统二则接受了这种直觉。而造成系统二犯错,无非就是两个原因,忽视和懒惰,那么反义词就是有意的关注加勤奋。那么有人说了,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啊,我也不知道里面的事,这又该怎么判断呢?作者的方法是,往基础比率的方向想,就比如说2米高的一个人,你的直觉会告诉你他是个篮球运动员,但是篮球运动员的比例有多少呢?2米高的人里,成为篮球职业运动员的比例又有多少,他也许还可以是教练,排球运动员,或者是羽毛球运动员。所以这么一想,猜对篮球运动员的比例就太低了。

再有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说,降水概率40%,那么你要不要认为明天有雨呢?其实你应该想到,降水概率是40%,那么不下雨的概率就是60%。所以大概率是不下雨的。这就是心里障碍,所造成的结果差异。

心理问题:少即多

有心理学家做了个测试,两套餐具,A套装里面有40件,B套装里24件,A套装比B套装,多了8个杯子和8个杯托,但是有两个杯子是破损的,7个杯托也有瑕疵。心理学家让大家给这两个套装出价,分为两个测试组,综合组就是两个套装都看了,然后出价,果然A比B更贵,而单一测试组,就是只让你看其中一个套装然后就出价,结果A套装只有23美元,而B套装却标价33美元,要知道A套装可是B套装加上几只破损的杯子,结果反而比B套装价格还低,也许原因就是大家不愿意买破损的杯子。这让他们产生了不好的感觉。所以这叫什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用系统一判断事物的时候,就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会上来就给一个比较深度的评价,这个东西怎么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呢,其实这是一些商家打破品牌幻觉的惯用手法,比如把昂贵的护肤品和几百元的自己品牌的护肤品放在一起,找消费者盲测,结果往往就是很多人误以为自己用的就是护肤品就是好的,但其实并不是。一旦对比,就会启动消费者的系统二,从而打破品牌的神话,这也为其他的新企业带来商机。

赞赏能够成就别人

老师教学生,家长带孩子其实有一条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良好表现的嘉奖要比对错误的惩罚更有效。这一点跟我们训练动物其实是一样的,反复让他做一个动作,做好了给奖励,很快动物就会掌握这个技能。但很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经常忘记,现实中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总是愿意在事后批评,并不愿意去鼓励孩子,美其名曰怕他骄傲。因为根据家长的经验,一旦他鼓励了孩子,夸奖了孩子,他下一次就可能会考砸而犯错,反而批评之后,他们才会改进。你们的童年是哪种教育方式呢?或者对你的孩子是哪种教育方式呢?反正我是被父母骂大的孩子,同时也是被父母经常比较的孩子,关于你们的教育方式可以底下留言,那么这两种教育方式,到底该是奖励为主还是该批评为主呢?我们下次再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快与慢》⑤:情绪启发效应和奖励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m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