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3年毕业离开校园,我便算彻底卸去了“学生”这一身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从此就没有再遇见过人生里的老师。相反,那些出现在我教学生涯里的“老师”对我的意义已远远大于我在校时所接受的教育。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主要受教于以下三位老师:书籍、学生和我的儿子。
从教后,我又开始做学生
回想当年,除了满腔热情外,初为人师的我真的是一无所有。在一所深山里的乡镇初中,既无师傅帮带,又没高人指点。全靠自己实习时所获得的一点浅显经验,每天不是抱着教参就是教科书,就这样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幸而,我发现了学校征订的一本刊物——《教师博览》。从最初的文摘版读到后来的原创版,是这本杂志为我打开了职业生活里的第一扇窗,一扇可以看到真正的教育风景的窗。
透过书本看世界。成天只牵挂着学生月考、期末考、中考的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闭塞,也终于发现了工作中还有比考试和分数更有趣的事——读书。通过读书,我的思想渐渐地不那么狭隘了,我的认知也得到更新,我开始想着如何提高教学,修炼自己。在《教师博览》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其他的教育书籍。我开始自己买书来读,从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从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到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再到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以及杜威、帕尔默、陶行知、陈鹤琴、闫学、张文质、王木春等众多古今中外教育学者、名师的著作。我沉醉于其中,如饮甘露,如食甘饴。
在填补我寂寞的同时,书籍也照亮了我的精神,滋养了我的生命。从教育阅读到教育写作,我很幸运地得到了《教师博览》杂志社编辑们的鼓励与认可。每一个故事的诞生、每一篇文章的刊登都在坚定着我的读书热情,而持之以恒的阅读又在不断赋予我提笔的勇气。十多年来,我能永葆一份初心,孜孜不倦地探求与追寻更美好的课堂、更美好的教育,且以不断地读书、写作与学习来充实自己,而从不曾被职业倦怠袭击,沉沦在不尽人意的体制里自怨自艾。我想,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书籍。是它们教会我教学,教会我反思,教会我精进。
“我只会念ABCD,英语老师会不会看不起我?”是的,如此惴惴不安,左思右虑的人,是我。2006年的暑假,我小学毕业。来自农村,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县城的初中。皮肤黝黑,外貌消瘦,说话唯诺,气质不佳。唯一想要提及的是自己当初对于英语莫名的好奇。你叫Aisa,这是我学会的第一个英语单词。上课第一天,你告诉我们,表现好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英文名。那时候我的世界没有小红花,只有英文名。尽管自卑,但是希望用一种另类的方式让自己得到老师的关注。上课喜欢说话,被你批评了我也仍然很开心。
慢慢地,我开始努力向你证明自己,少讲话,取而代之的是多回答。虽然到最后我也没有得到一个英文名,但我至今都想为你点赞。你的课堂教学运用了斯金纳的正强化,以取英文名为鼓励的方式,成了当年刺激我前进的动力。
此外,你还教会了我更多。比如:你教我们学会了“羡慕”。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向大家荣耀地宣告自己的“胜利”,你会给这些同学“颁奖”,告诉我们获此殊荣的同学有何具体优秀之处。或是发言积极活跃,或是爱思考,爱创造,亦或是其他种种。班杜拉的替代强化,你一直如此教导与激励着我们。当时,我心里是有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那些同学一样,站在讲台上,接受你的赞誉。
尽管是应试教育,我们当年的英语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背单词,背句子。你教我们唱英文歌曲。尽管那首歌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是我学会的第一首英文歌曲。你还和我们做一些英语的小游戏,团体辅导的思维,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学习英语的乐趣……
已经过去10年了,我不知道你现在上课是怎么样,但那时的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以后的英语学习。现在看来,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你运用得炉火纯青。影响了我的态度,认知,及对生活的热爱。大学没有选择英语作为专业,但我的英语一直很好。我想,当年你对我的影响已然变成了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开花。
我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可以如你一般,像山间清爽的风,像古城温暖的光。吹过我们的身边,照在我们的心间。而我们,从你的世界路过。
两年前,当一封这样的来信出现在我的邮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名已经毕业七年的学生,在教师节的祝福之后向我袒露了他的心声。我才明白:原来,除了传授知识,我还能对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发他们对于求知的渴望。热爱学习比一切知识本身都更为重要。这个哲理正是以他为代表的学生们当年教给我的第一条为师之道。
记得那时,我收到过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小纸条。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他们渴望心灵的释放,他们喜欢轻松活泼的课堂,他们愿意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与秘密。
秉承着“学生也是我的老师”的理念,我总是特别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很多时候,书上案例所提供的技巧用到了自己的实际总会觉得行不通。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应对学生也没有永远统一的方法。我们总要在亲自尝试、摸索后才能总结出经验。而从学生的及时反馈中,我得知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于是扬长避短使自己得以慢慢前进。
除了书籍和一个个与我相遇过的学生,我的儿子也算让我受教良多的一位“老师”了。2015年,六岁的儿子正式迈入小学,我当时也早已工作调动到了同一所学校并与他同年级。从此,我俩每天同出门、同到校、同放学、同回家地“四同”模式开启至今且还在继续。
原本以为这样频繁地在一起会使得彼此久看生厌,没曾想竟收获了意外之喜。因为刚从英语学科改教语文,每天的备课总会让我大费力气。儿子便常走过来问:“妈妈,你们班教了这篇课文吗?我跟你讲讲我们老师怎么上课的吧?”我才发现这也是个学习的契机,通过他的复述,我还真间接地向他的老师——学校的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学习到了不少(后来我真地认那位老师为师了)。
每逢我要上公开课,儿子又总会扮演我的“学生”,在家里与我互动,陪我磨课。因为他的参与,我就能更充分地“预料”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了,然后再设想更多的应对之策。碰到班上难以解决的学生纠纷,我也常常与他讨论,听听他的想法,以期了解到他们同龄人的心声。从对他的养育中所获得的感悟也常能深深地启发我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书籍、学生、儿子,以上三者,虽然是在不同的阶段与我相遇,但他们对于我在教育教学上的帮助与意义却不分厚薄,难论彼此。更为幸运的是,他们还将继续陪伴着我走完自己的教育生涯。为此,我将一直深怀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