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位大伯,并非父亲的亲兄弟,但算起来也没出五服,关系还算近,且同父亲颇谈得来,两家故此走的较近。这位大伯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虽说高中毕业,但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文化水平较高了,且教书几十余载,颇有经验和威望。村里人比较迷信,又加上当时处于五十年代,父母在他年轻的时候找算命先生卜了一卦,说要想他健健康康,得娶个大媳妇,至少大上八岁。之后父母包办,确实给他迎娶了一位比他年长十岁的媳妇。结婚的时候他不过十六七岁,加上自小父母宝贝,生活方面基本上低能。几年内妻子陆续为他生了三个儿子,除了养育孩子,家里家外,田地家畜媳妇一把抓,毫不夸张地说,妻子像是养了四个儿子。但妻子从没怨言,她不识字,又年长,将自己年轻又有学问的丈夫视为天地,既爱又敬。两个人没什么共同语言,因为妻子的和顺能干,夫妻俩倒也没怎么红过脸,平凡又安稳的过了将近四十年。不幸的是,妻子刚过完六十五岁生日,就中风瘫痪了,完全无法行走,且慢慢丧失了语言能力。儿子非常担心以后的日子父亲能不能照顾好母亲,毕竟记忆里父亲连壶水都没怎么烧过,就商量着要不要请个看护的,三个儿子负担费用。他们不解的是父亲果断拒绝了,说照顾母亲是他的责任,他会做好。父亲脾气向来倔强,说一不二,儿子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事后证明,父亲真的开始学着“长大”,慢慢的,照顾人方面由起初的笨拙、无措越来越熟练、应手。母亲的身体一天天康复起来,五六年后竟然也可以拄着拐杖逛一下,说话也开始越来越清晰。有一次春节我们去这位大伯家做客,说起这几年他照顾妻子的辛苦,他只说了一句:年轻的时候她照顾的我周到细致,等她年纪大了不方便了,我再照顾她,我们俩这一辈子都经历和享受了照顾与被照顾,这样才完整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