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女子街头被猥亵,为何无人援手?

女子街头被猥亵,为何无人援手?

作者: 定投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08:15 被阅读0次
    女子街头遭猥亵(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民网一条报道《女子街头遭猥亵70秒 9名路人无一伸援手》http://hlj.people.com.cn/n2/2016/0226/c338553-27813639.html,腾讯网有该事件的视频https://v.qq.com/x/cover/nzech9m6grhduvo/e0019fltclc.html

    女子街头遭猥亵(视频截图)

    视频中,正准备骑车走的女性,被一陌生男子从后抱住并被猥亵。女子拼命呼救,路人来来往往,却无人施以援手。

    人民网和腾讯网评论里的声音几乎一边倒,纷纷谴责路过的男人冷血缺德、胆小懦弱,谴责路过的女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有人甚至诘问有血性、有道德、有同情心的中国人是不是都死光了。多数评论者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的行为给予满带优越感的点评。

    人们把旁观者在危机事件中的无动于衷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个人品性,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感觉舒服一点。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是有同情心的人,自己在类似的情境中是会提供帮助的。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遇难不救,甚至见死不救的事件,不光在我们国家发生,美帝国主义也一样。很多事件都不是个别人在紧急情况下不伸出援助之手,牵涉在内的旁观者涉及几十、上千甚至数万人。先给你看一个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典型案例:

    1964 年3月13日凌晨3点,酒吧经理基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即将回到公寓时,遭到了一个持刀暴徒的侵犯,暴徒刺了她多刀。她惊恐地尖叫,大声喊救命“我的天啊!他刺伤了我!来人呐!救命!救命!……“

    她的公寓在皇后大街的一个安静的、中产阶层居住区内。暴徒行凶时间超过35分钟,她的38户邻居中,很多人只是走到窗户边观望,目睹她在歹徒手中挣扎。但没有一个人出手相助,甚至没有一个人报警。直到歹徒离开以后,才有人给警察打电话,但吉诺维斯确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很快死去了。

    (这是事件迄今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最常分析的案例之一。)

    这个事件爆出了以后,舆论一片哗然,太令人气愤了,冷血!麻木!毫无同情心!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普罗大众,纷纷对这些邻居们展开谴责。这还是勇敢善良的美国人民吗?怎么可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邻居被歹徒杀死而无动于衷呢?绝不能再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然而,此类的事件又陆续发生:

    Andrew Mormile在地铁上被歹徒捅伤了腹部,无人出手制止。在歹徒下车后,其他11名乘客眼睁睁看着这个年轻人因流血过多而死。

    Eleanor Bradley在商场购物时被绊倒摔伤了腿,她大声呼叫。但是40分钟里,购物的人流只是从她旁边走过而没有人管她。

    更让人震惊的一个案例,是在光天化日游客云集的纽约中央公园发生的集体性侵事件:

    2000年6月,数万名游客在温暖的阳光下漫步于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酗酒的年轻人对先后对60名单独出行的女子进行了性侵犯——抚摸她们、脱她们的衣服。旁边数万名游客、包括警察对此无动于衷。

    事后媒体又是一阵大讨论,分析警察为何不作为,讨论游客为何不制止,谴责为何无人报警。

    就这几个案例,我问我一些朋友,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施以援手吗?几乎无一例外,大家都干脆利索地斩钉截铁地回答:会!至少会电话报警。

    看来,大多数人都是有同情心、正义感,愿意帮助人的。

    现在,问题来了,难道以上这些令人惊讶事件的旁观者们,都是人类群体中的渣滓,麻木不仁冷血无情吗?

    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于是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危急情境中人们的行为进行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其中之一是:

    其他旁观者在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

    另一个重要观点是:

    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决定旁观者行为的因素中,品性是很不重要的因素,因为情境影响决策的力量太强大。

    由此得出预测:

    如果你我处在同样的情景之下,恐怕也会和这些案例中的旁观者一样无动于衷。

    下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为你分析一下为什么旁观者不施以援手的心理学解释。

    第一,注意。在喧闹的步行街上,你可能脑子里想着有哪些东西还没有买,你可能一边走一边戴着耳机听歌,你还可能正回忆着工作中不顺心的事情。这种状态下,你很可能不会注意到旁边有位女士摔伤了在求助。但如果是在冷清的小胡同里,你就会更容易注意到受伤的女士。

    心理学家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一半被试被单独安排在房间答题,另一半被试则和两个陌生人一起答题。正在他们答题时,一个紧急情况出现,排风口吹进浓烟。那些单独的被试几乎立刻(通常在5秒内)发现了浓烟,而那些与其他人一起的被试,则大都到了20秒以后才发现浓烟。

    回到人民网报道的事件,当时是夜晚,下着雨,路人打着伞、穿着雨衣往家走,很可能没有注意到路边有女子被坏人猥亵。

    第二,解释。一旦我们遇到模糊事件,我们就会去解释它。如果你待在浓烟的房间里,即使你担心是着火了,你也不愿意表现得很紧张而使自己丢脸。你通常会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如果其他人若无其事、漠不关心,你往往也就耸耸肩,该干嘛干嘛去了。

    人们通常以他人的行为作为现实情况的线索。美国心理学家在闹市街头设计了上百次的偷窃汽车内财物的实验,当面对一个正在撬车窗的男子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路人产生疑问,大部分则是漠不关心或者边看边笑,甚至还有人提供帮助,显然他们把窃贼当成车主人了。可见对于事件的解释是相当重要的。

    在女子被猥亵事件中,路人甲看到有一个男子抱住一个女子,女子大呼“放开我!救命!”。这时,他会去观察其他旁观者的反应,如果其他路人依然是悠然走过,他就会解释:噢,可能是小情侣吵架。或者:哦,估计是恶搞,没准儿正QQ直播呢,我可别过去丢人。总之,他并未将观察到的事件解释为危机事件、紧急事件。

    (在这里,其实还涉及了一个概念——“透明错觉”,指高估他人了解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第三,责任分散。你可能要说,那有时旁观者注意到了事件,也明白是紧急事件,可依然没有报警等行为。对,这就是第三个因素要讲的了。由于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被试们被安排在隔开房间里用语音设备讨论问题,讨论过程中耳麦听传来了呼救声。那些被告知除了他们没有其他人员在附近的被试,有85%离开房间出手相助。那些被告知附近其他人员的被试,只有31%去帮助。

    甚至在戴安娜王妃的车祸发生时,也存在责任分散现象:

    当戴安娜王妃发生车祸时,在场的9名摄影记者,人人都有手机,但只有一人打了电话,其他人都没有打电话报警。他们的解释很一致:他们以为已经有人打了电话。

    第四,时间压力。设想一下,上午8:55分,马上要迟到了,你匆忙赶向公司;晚上6:05,你已经比与女朋友定的约会时间晚了5分钟。这时,正在赶路的你,会主动过去帮助一个摔伤老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心理学家设计了类似的实验,让被试去参加一个录音,告诉一组被试,他们的时间宽裕,告诉另一组被试马上要迟到了。被试们都路过了门口那个垂着头咳嗽、呻吟着的老人,时间宽裕的被试有三分之二停下来帮助了老人,而马上要迟到的被试只有十分之一停下来提供帮助。

    以上,是关于影响旁观者助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分析影响人们行为因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那么,遇到这样的紧急事件中的被害者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学家给出了两个有效的途径:

    第一、减少模糊性。处于紧急事件中的被害人,要尽最大努力减少旁观者对事件的误解。在紧急事件中只喊“放开我,救命”,会让旁观者搞不清是不是小两口吵架。应该明确地呼救“我不认识他,救命!”,“抢劫了,救命”,把事件的性质清晰地传递给在场的人,减少事件的模糊性,防止由于从众而无人采取行动。

    第二,提高责任感。心理学研究得出结论,任何能够使旁观者变得凸现出个人特征的事情,都会增加帮助的可能性。不要面对众人泛泛地呼救,应该指住一个人,让他来帮你!呼喊“救救我”的效果,不如“保安大哥,救救我”;“快帮我报警”的效果,不如“红衣服大姐帮我报警”。通过凸现个人特征提高了自我意识,能够增加人们的帮助行为。

    另外一个建议,也很有效,不过不是心理学家提的:

    第三,引入第三方。当你摆脱不了坏人,周围的人未采取帮助行为时,可以紧急应用这一条,把第三方人员引入到事件中来,比如踹路边的水果摊、抱住路过的行人、破坏周围的财物!想办法拖周围的人下水,让周围的人不得不注意到你,不得不采取行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子街头被猥亵,为何无人援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oj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