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星期四洛阳多云
上午接到北京友人孙治国先生打来的电话,询问美好人生工程首部著作写作进展情况。孙治国先生是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的发起人。“尽快写一本书”是两个月前在北京塔园外交办公楼上他的办公室聊天时做出的决定。决定是在他的极力督促下做出的,不曾想回洛阳一个多月时间,他又亲自打来电话督促。看来必须硬着头皮写书了。其实,很多年了,自己也一直都想为美好人生工程写一本书。回忆往事,美好人生工程的最早萌芽是1992年10月9日晚,那是笔者硕士毕业分配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工作不久,在同事家中聊天时产生的一个灵感。灵感是创新的源头,这个灵感就是美好人生工程的源头,也是萌芽。
1996年逐步形成概念并提出提高人生质量的系统工程——美好人生工程的初步构想,从此立下以探索实施美好人生工程为志向,取笔名李美志,1997年1月首次写出美好人生工程之枢纽工程——美好婚恋工程上万字跨界论文参加全国家庭问题研讨会,2001年开始起草《美好人生宣言》(至今虽经数百次修改仍为征求意见稿)。2003年7月3日在《科学时报》头版发表《发展人是根本道理》。2008年,年过不惑之年,毅然中止24年的部队生涯,放弃导弹质量工程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美好人生工程事业的探索和开拓。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而美好人生工程从萌芽已经过去了25年之久,脱下军装心无旁骛也已经整整十年时间过去,未曾停止探索,也不是没有收获,而是没能磨出一把利剑,至今美好人生工程未亮剑。这几个月来,反复思索,究竟如何写出美好人生工程第一本书?又考虑到,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出书之人何其多?又有多少出书人不是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避免同样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同时把美好人生工程陪葬?
今天灵感再现:干脆以日记的形式写写回忆录,回忆自己的人生特别是与美好人生工程相关的故事,尤其要把在探索美好人生工程过去中所取得的思维突破呈现出来,先写成一本小书,不准备印太多,全部赠送,一是送给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美好人生工程的老朋友,二是送给有缘的新朋友。
玉不琢,不成器。美好人生工程是一颗需要持久雕琢的宝玉,我尽可能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干货。当然朋友们看到的是一个工科男的日记,请容忍不够优美的文字。恳请有缘看到的朋友,一起来雕琢。遇知音共创美好事业是我的写作初衷。为了帮助读者消化吸收巩固阅读效果,真正帮助有缘人提升人生质量实现美好人生,诚恳建议大家直接在书上留下您的意见和建议,整本书看完之后最好返还给我。当然也可给我来信,就美好人生工程完善和本书的改版升级提出真知灼见(干货)。
尽信书不如无书,人生有普遍规律可参考可借鉴,但万不可照搬,也就是说读这本收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适用于自己的美好工程之书。
如果您实在不便参与这种读书的试验,不必勉强自己,可能的话劳驾您在亲友中找一位适合尝试的人,把这本书转送给他。
感恩有您!祝有缘的您人生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614893/4a7c65cda257f22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