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表象的研究能够潜在的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信息是如何在心理上加以表征和组织的知识。为了描述视觉表现的基本性质与特性,总结出五个原则:
1、内隐编码,心理表象有助于提取有关对象的物理特性或者对象间的物理关系信息,在这之前它们都没有被外显编码。简单说,对于某些东西,我们是记住整个场景的,突然让你回忆某一细节,你会首先回忆整个场景,然后去寻找其中的细节。这个场景就是视觉表象,某一细节就是内隐编码。
2、知觉等价,视觉表象的构建与对真正物体和事件的知觉间的相似性。它表明,表象功能上等同于知觉的预期,当你想象物体或事件时,你的视觉系统会做好准备,准备让你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
3、空间等价,一个心理表象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相当于客体或者部分在真实物理表面或者真实物理空间的组织排列。例如,一幅画或者一个房间组成的部分空间关系(对应的位置,距离,大小)似乎全部都保存在画或者客体的视觉表象中。
4、转换等价,表现的转换与物理的转换显示出一致的动力特征,并受到同样的运动规则控制。心理旋转明显的与物理旋转有同样的运作方式,它是连续随着物体运动的。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一样,完成心理旋转的时间与取决于旋转了多少。
5、结构等价
心理表象的结构同真实知觉对象的结构是一致的,就是说结构连贯、组织良好并且能被再组织与再解释。例如,你画一幅画,物体越大,结构越复杂,你需要观察的时间越多。视觉表象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片段的结合成最终的完整表象。
人们在复制他们熟悉物体图像时会产生许多错误,试着不看实物画出一元硬币,你的表象所具有的信息可能少于实物所具有的信息。
命题理论:命题是一种规定不同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手段方法,这这一理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命题来心理表征和存储的。比如,猫-爪子,猫-头,这两组词,人们对于爪子与猫的联系会比头与猫的联系更强。
空间知觉:人们如何在空间中获取,存储和使用空间实体的心理表征,同时借助它们从甲地到达乙地。例如,你现在在教室里面,想像你回到家或者宿舍的路。你会先调取现在位置和目的地之间关系的存储知识。
人们感受空间的方式取决于人们要考察哪一种空间,每一种空间有不同的属性架构。
1、身体空间 这种空间包括在任何特定时刻,知道一个人身体不同部位位于什么位置,知道身体不同部位与其它什么物体在互相作用,以及感知内在感觉。
2、身体周围的空间 这种空间指你接触的周围区域,如你所在的房间,或者你能感知到的作用物体区域。如你身体延生的三轴坐标空间,在空间内定义其它物体位置。
3、导航空间 指更大的空间,即我们在期间行走、探索、到达和穿越。人们在空间导航时所构建的表征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独立构建的。导航是由运动和寻找道路两部分组成,是人们对大量认真过程的整合,包括了知觉、注意、记忆和知识表征,同时也包括了其它一些主题,如计算,推理,决策。
《认知心理学》P14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