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盼盼
工作之余,看完了蒋勋的《孤独六讲》。
现代人,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因而孤独无处不在,似乎成了一种常态。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每个人面对孤独感的感受又都不一样。其实大部分人都是逃避孤独,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去面对。
这本书分别以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为主题,然后就每一个主题展开分析与理解,几乎没有废话空话。蒋老师对于人性细致的观察,对于各个学说的融合使得孤独在他的笔下特别圆融,如此饱满。
他写道:“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让人发慌,因为那是一种向外寻求回应而不得的迷茫失落。孤独则是饱满的,它是一种向内求而反观自已的深省,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是最完美的状态。
寂寞的人,总是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看到自己,没人关心自己,自己因没有关注似乎不曾存在,因而内心悲凉。
而孤独的人,觉得正是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算是了解自己了,但是仅仅是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好恶的来源。当我们与孤独共处,我们将更了解自己。
蒋老师其实给了一剂解药:克服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享受孤独,听孤独所带给我们的内心独白,去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和自己交往。
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它并不可怕,让我们做一位在孤独中享受生活、感悟生活的人吧,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于2020.5.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