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年级开校,孩子的情况就有些让人担忧了。上课心思漂浮,书写特别潦草,家庭作业也完全不做。
在我外出支教的一个晚上,十点钟了,宇枫奶奶打来电话,说孩子爷爷生病了,她不得已只能回家种地,留爷爷在城里边休养,边照看宇枫。可是,自从暑假宇枫爸爸独自管孩子以来,经常给孩子大把的零花钱,孩子拿着钱买一大堆的零食、玩具,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爷爷也没有办法管孙子。
我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单亲家庭的孩子,大人总觉得亏欠他,想方设法去补偿,不是娇惯宠溺,舍不得严格要求,就是给很多的零花钱,觉得可以弥补孩子情感上的缺失。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单亲孩子最缺的是亲人的陪伴和心灵的抚慰,亲情的缺失,导致孩子学习自觉性,自律性不强,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缺少亲情的抚慰时,孩子总会从别处寻找寄托。给孩子大把的零花钱,孩子就会通过物欲的满足来填补亲情的空缺,买一大堆零食,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就变得好吃爱玩,更没有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了。恶性循环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在电话中和孩子爸爸进行了一次长谈。孩子爸爸说,自己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对自己的父母感情比较淡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父母有很大的分歧。他也想陪伴孩子,但是准备父母职责,我也不会管,管不好。这时候父母就索性把孩子接去自己身边,二爷爷奶奶管孩子又比较娇惯。由此我意识到了,孩子是在爸爸和爷爷奶奶的矛盾中,钻了空子。
我让孩子的爸爸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宇枫,你更希望得到什么?是学习下降时的一顿暴打,是外出时的一大把零花钱,还是爸爸实实在在的陪自己聊天、读书?
孩子的爸爸似乎恍然醒悟了,自己给孩子的,都不是孩子最想要的,反而助长孩子走向了歧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