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被摞起来的教室,我更怀念从前我上小学时的那一排平房。
我就读的小学,是县城里最小的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六个年级加上一个学前班一共七间教室,这七间教室排列在红砖灰瓦的一排平房里。教室门前有一条红砖铺成的小路,每日早晚我们经由这条小路鱼贯而行进出教室。
曾因为我的小学校朴素得有些简陋而神伤,仿佛这样的学校注定不会走出优秀的人,我则注定平凡。如今回想起来,发现过往的那些困顿时光,才是最珍贵的,曾经吃苦的日子,都变成了现在美好的回忆。
操场是泥沙质的,小雨无妨,雨大一点的时候会汪水,操场上会出现几个水洼。雨天上课时我时常溜号,总是偷偷看雨滴如针般插入水洼,在水洼里掀起的一圈圈涟漪。大雨如注时,操场就变成一片汪洋,蔚为壮观。下课时我们兴奋地挤到窗口喊“下雨了!冒泡了!老头戴草帽了!”一连几个课间被雨圈禁在教室里,让我们的兴致也如水洼里的泡泡一样破灭,我们盼望着这该死的雨早点停,把操场还给我们。
雨停了,大概小半天的时间,操场上的水就渗透进泥沙回归大地了。我们又可以到操场上像野马一样自由地奔跑。
比起塑胶操场,我更喜欢有水洼的泥沙操场。它亲吻过我们的膝盖,在我们的膝盖上留下伤疤,让我们学会以什么样的姿势摔倒可以不受伤。尽管我们曾因为它扬起的尘沙流过泪,也不能阻止我们对它的迷恋。我们是土里长出来的孩子,大地的滋养让我们健健康康。
在教室与老师办公室之间有一小块空地,那是我们的秘密花园。
老师办公室的窗前,有三个并列的长方形的水泥大花坛,那里全天阳光普照无死角。三个花坛被分给四、五、六年级三个班管理。春天,老师组织我们种花。我们从家里带来头一年收集的花的种子,品种不拘一格。体格健硕的同学翻土,细心的同学播种,每天的值日生负责浇水。水要用脸盆从水房运过来,因为经验不足,力气不够,不得要领等原因,我们时常弄湿衣裤和鞋袜。这点小坎坷不足挂齿,谁不是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我们享受劳动的快乐,因为付出而获得希望。我们盼望着种子发芽,看着稚嫩的小芽长大,开出大花。有盼头的日子很甜。
在漫长的暑假里,经过雨露滋养,阳光哺育,校园里的杂草悄然而生。暑假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老师带着我们除草。除草的手段是师生合力徒手拔除。拔草的主力当然是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及以下的“小屁孩”要靠边站,回教室里上课。高年级的学生知道“小屁孩”多么羡慕他们,因为当他们还是“小屁孩”的时候,也坐在教室里羡慕过哥哥姐姐。
拔草时,背后烈日灼烧,我们蹲在地上一棵一棵地将野草拔掉,每个人的小脸都红扑扑的。经历一个假期,同学们彼此特别想念,每个人都有些趣事想要分享。有人长高了,有人穿了新衣,有人假期去串亲戚,还有人经历了奇遇......一边拔草一边交换假期生活体会,拔草活动变成了小学生的社交名场面。
拔草活动另一个乐趣是草虫贡献的。杂草里的蚂蚱最常见,它们总是大惊小怪,出其不意地突然跳起,仿佛向人类宣战,挑逗我们去捉它。我们当然会接受挑战。扁担钩偶尔遇见,它们相对于蚂蚱显得优雅又从容。扁担钩飞得慢,我们可以注视它飞行的轨迹,在它着陆的地方捉它。扁担钩通体绿色,藏在草里一动不动时并不好找。
拔完草,我们的小手上沾满了草的绿汁和泥土,因为我们连劳保的那种棉线手套都不戴。我不记得拔草后我是否认真洗过我的小脏手,但我清晰地记得因为天太热,口渴得很,我们排队喝水的情景。没有水杯,嘴对着水龙头畅饮清凉的自来水。我们小的时候似乎都不太讲卫生,好像也没听说谁因为不讲卫生得过什么奇怪的病。
暑假归来,已经立秋。早晚凉爽,中午的太阳却很毒辣。午休时,女生们躲在教室后边玩耍。花坛里的花正在盛放,比放假前开得好。蜜蜂和各种蝴蝶在花间忙碌, 蜜蜂准备越冬,蝴蝶的生命只有一个夏天,它们在花间展示生命最后的绚烂。
小空地成了我们的秘密花园。我们在地上挖个小坑,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铺在里边,放一只蜜蜂或蝴蝶进去,盖上一小块玻璃,一个“花窖”就建好了。我们“好意”搭建花窖,以为花窖里的花可以满足蜜蜂和蝴蝶的一切,她们是来享福的,其实形同小生灵的坟墓,我现在为我曾经的行为忏悔。
因为花坛前边的空地面积小,大部分区域日照时间短,这里的杂草长不高,不需要费力清理。除了建花窖,我们还在草丛中埋藏一些秘密。男生偶尔在杂草中设陷阱捉弄同伴。不知是谁的陷阱让一个上了年纪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师中了招,踩了一脚泥水。设置陷阱这种行为被拿到全校大会上公开批评并禁止。
藏在草丛里的陷阱由来已久,就是一些人为的小坑。我们整天在老师的办公室前边挖来挖去,老师是知道这些小坑的存在的。这些无伤大雅的事情没有被制止过。直到不知是谁在陷阱里倒了水,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才引起学校重视。
现在的孩子被包裹得太严实,大人不肯让孩子受一点伤,吃一点亏,阻碍他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孩子无处释放的热情被消耗在电子产品和各种培训上......我说不好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因为现在的孩子确实早慧,并且多才多艺。我不知道是物资相对匮乏,还不太讲究卫生的我们的童年好,还赢在起跑线上的现在孩子的童年好。唯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成长得确实慢,慢慢地成长,清风明月,春华秋实。
人类干嘛把自己变得这么忙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