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以NVC的方式看待衝突,青蛙也可以變公主。
哇,有沒有這麼神奇,不要給我催眠洗腦哦,我要保持獨立思考哦!
本來我也是將信將疑,可是在參加了Jim & Jori的調解工作坊之後,我,徹底信服了!
放心,NVC不僅不會讓你放棄自己,相反正正是要大家清晰地回歸自己,對自己的需要有清晰認識的同時,也可以將對方的需要納入。
話不多説,就開始我們的NVC調解。
首先,作爲調解員,并不是和事佬,各打五十大板;
亦不是一台機器,不偏不倚,冰冷無情。
調解員就像是一個具有藝術匠心的大厨,他把大家的需要放在中央的大鍋裏,小火慢燉出馨香
調解員也像是一個救火隊員,他可以敏銳地sense到激烈情緒出現的早期苗頭,而給與愜當的關注和同理
要能在痛苦的衝突漩渦中保持傾聽和冷靜,首先調解員要做的是,
回歸遠點,Jim叫做Zero Step,與自己連接
與自己的NVC狀態連接,再次確認
每一次衝突,都是爲了更好的連接
目的并不是僅僅解決眼前的矛盾和問題,而是超越衝突達到彼此更深的連結
一切,人類的社會的一切,不過是爲了連接,
和自己的連結,和他人的連結,和自然的連結
儅調解員對當下有清晰的覺察,知道自己正活在present的狀態之下時,
他就可以覺察到衝突雙方處於痛苦之中而被忽略的情感和理性
作爲救火隊員和藝術大厨,他需要不斷提醒衝突雙方的就是,
儅我們可以和自己以及對方的需要相連接的時候,解決方案自然就會浮現
這裏的哲思是,當你放棄追尋的時候,它才能翩然而至,就像手裏的沙
你越攥緊手指,它流失得越快
同樣地,當我們越不執著於結果的時候,反而越會有讓彼此都滿意的方案出現。
當然前提是,我們可以真正做到無所期待。這看起來很難,
也正是需要我們審視自己的出發點的地方,結果對我們來説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儅調解員做好自我連接回到原點的步驟之後,就可以開始邀請雙方進入調解的過程了。
但此時,別忘了,yeah,先行慶祝。
每一時刻所滿足的需要都值得慶祝,慶祝我們即將開始偉大的旅程。
總體説來,整個過程包括三個大步驟
1)開始:邀請説明
2)同理傾聽建立聯係:一方先做聆聽者,另一方陳述;輪流進行,並收集大家的需要
3)建立協議:調解員將浮現出來的所有需要寫在白板上,雙方開始提出建議方案
第一步:邀請
首先徵得衝突雙方的同意,接受調解員在此過程中協助連接。
跟著調解員會詢問大家,“這是用一個對話的方式來增進我們雙方的理解,你願意由我來主持這個過程嗎?“
並在此過程中創造一個安全放鬆的表達氛圍。
再來向大家説明一些基本的規則,徵求參與者同意
- 每次只有一個人説話,大家輪流發言,盡量不打斷他人
- 儅一位説完之後,我會向這一位確認我所聽到的你表達的需要,並請另一位重複
- 如果儅大家都想要同時説話的時候,我會提醒大家上面的規則,請大家不要覺得是被冒犯,這確實是順利連結所需要的
現在,就可以來邀請,誰願意做先聆聽對方説話的人呢?
等等,爲什麽不是誰先說,而是誰先聼呢,這麽奇怪的?
啊,這個我不解釋了,留給讀者自己思考 :P (我是不是很狡猾,因爲聰明如我,相信同樣冰雪聰明的你可以想到答案)
第二步:同理傾聽建立聯係
假設B先來聆聽,A來陳述。
A在表達之後,調解員會試著對應一個需要,如”聽起來,安全感對你來説很重要,是嗎?“
A進行確認或者進一步説明。儅一個或幾個A覺得比較確定的需要時,調解員轉向B,
請B可以重複,”對A來説,安全感很重要“
B説完后,調解員及時地送上大大的感謝:”Thank you“
調解員接著詢問B,”此時,你感覺如何?“ 開始輪到B陳述
循環上述過程。
吓?不是吧?你在逗我嗎?這麽機械化的過程?可以解決衝突?剛剛聽完一大輪無理指責,我連話都不想和他講?還要重複他的話?!殺了我吧!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這也是我們練習小組當時共同的疑惑。於是我們來問Jim老師。
他說,我已經做了大大小小的調解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到現在我都還不時驚嘆於”如此機械“過程的魔力。
他接著説,你會見到,剛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是面對著調解員的,心裏的痛苦讓他們甚至不想看到對方。所以要知道,對他們來説,即使是簡單地復述對方的話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都值得我們感謝。
可是amazing的是,我常常發現,隨著過程的進行,雙方的姿態開始發生變化,他們開始逐漸願意面相對方了。
幾乎絕大多數的調解,最後都能以圓滿的結局呈現。
I don't know why. Jim說
其實我們都知道,Jim當然明白這是爲什麽,他想讓我們理解的是,
Just trust the process
正如,我們只是要相信,衝突的雙方,他們願意坐下來,他們有能力找到自己的需要
作爲調解員,我們不是在訓練他們,也不是在啓示他們,而是,
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
相信他們,你沒有可能犯錯,一切都是成長的機會
相信這個過程,是關於喚醒彼此眼中的人性
也許那不會很快發生
也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打開自己的脆弱
但是,信任,信任彼此,信任這個過程
這是最好的良藥,讓我們放開對結果的執著,開放地迎接一切
第三步 建立協議
儅上述過程已酣,大家已經差不多準備含淚擁抱的時候(哈,并不要期待如此戲劇化的場面)
就可以在白板上將每個人的訴求和需要寫下,然後共同頭腦風暴,打開腦洞尋找解決方案。

接下來就是討論各個方案可以滿足哪些需要,及哪些需要不能得到滿足
在這個環節中,有幾種可能(見下圖坐標,我們是非常嚴謹的調解員和十分業餘的畫家,anyway)
1. 完全滿足A (A1B0)
2. 完全滿足B(A0B1)
3. 玉石俱焚 (A0B0)
4. 各讓一步 (A0.5B0.5)
5. 雙贏Yeah (A1B1)

傳統的調解,當然123都不會選了,不然要你何用。
所以最常見也被大家默認的就是第四個選項,各讓一步。
這想法深入人心,畢竟,說”人生就是妥協的藝術“也並不爲過嘛
可是我們真的要被這個信念限制住自己那真是巨大的遺憾。
Jim對此語出金句
妥協的定義,就是彼此分享恨意
在NVC式的調解和世界觀裏,我們是可以真正的雙贏,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百分百的滿足。
并非在solution的層面,并非是在策略的層面,因爲最終能讓我們得到深度滿足的是
彼此對於需要的連結和滿足。
好了,我看到你還是將信將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那就不妨來嘗試一下吧!
我也寫得好累了,我需要休息。再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