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力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学习力的主要体现。一方,阅读将我们的生活与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碰撞交错,另一方,阅读又使我们在具象的世界与抽象的概念之间博弈翻飞,思维得以在鲜活的语境中舒展筋骨、继续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敏锐。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的阅读,阅读的速度、阅读的理解能力以及读后对阅读内容的复述能力是评价阅读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也是考验读者“阅读功力”的三座大山。阅读速度不必多说,人人都想炼就像“一周N本书”一类的读书秘籍,阅读速度制约着信息的接受面,影响着读者的学习力;阅读复述能力与我们的记忆力息息相关,它决定了我们在放下书后还可以记起多少书中的内容。大学期末备考的同志们应该深有体会;阅读理解则是影响阅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即我们常说的“读得懂”。三个指标相互制约,自然的,作为阅读者,我们理想的目标便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量多地、尽量透彻地读懂书中内容,并有效地记忆它们。此为阅读的理想状态。
鉴于目前网络社区里诸如“暴虐读书法”、“成功学”、“高效读书法”等呼声不绝于耳。本人也想根据自己读研接触到的一些浅显阅读领域的知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今天讨论的是阅读理解的能力层级。正如前文所说,阅读理解是影响阅读效果最重要的一环。理想的阅读状态是尽可能地读懂、读透彻。那么我们可能要问,怎样才叫读懂?透彻到什么程度才好?我们做以下列举并简要分析。
A流利度 即我们常说的“读得通”,可以流利地把书中内容读出来。涉及到基础字音、词义以及语法的掌握。读中文书的我们表示无压力吧!
B信息的定位与提取 当别人问你“嘿,书的某某情节在哪一章?”你可以迅速地找出来,同理,当你想起书中某个知识点可以迅速地找出它的位置,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理解的第二层级。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层级也是我们各种语文考试、甚至英语考试中很常见的阅读题考法,常见问法是“小明回家之后做了什么?”,总而言之,你可以在文中原文摘抄回答。
C简单推理 这一层级大概等同于我们惯常认为的读懂水平。一个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你可以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讲述你刚才读到的内容。推理,意味着你所得到的信息已经不再是原文照搬了。在阅读时,你会:把前后句连贯起来理解,或者联系前后文的信息来猜测,大概明白书的叙述内容和主要逻辑(比如章节的安排)。如果类推到语文考试中,你懂的,就是那些你不得不“瞻前顾后”,把几段话里的语句整合一下作答的阅读题。来一个高考的典型问法:“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D高级推理 当你达到这个层级已经可以说读得很透彻了。高级推理类似于简单推理,只不过它注重挖掘那些更深层次的,作者没有言表、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的意蕴(额……) 如果你正处于这个阶段,你可以广泛地连接全书中非常分散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先抽象总结,再嫁接整合。更为重要的是,你可以灵活地把自己已有的相关知识灵活地从脑袋里拿出来,和书中已经被你抽象成体系的知识再次加工。你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侦测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逻辑,发现他一贯的写作规律。膜拜,大神!至于类比到语文考试嘛,你懂的,阅读题的最后一题……,总分六分得一分的题……
E反思与审视 这一层级的阅读理解与上一阶一同被称为“高阶阅读能力”。当你已经嚼碎了一本书,接下来就可以和作者齐高,批判性地审视他了。你会思考这本书的论证方式是不是有漏洞?这本书的思维方式为何如此特别?书中提到的知识和内容究竟真实与否?没错,这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批判性思维”……额,我承认自己很多时候还达不到。
F综合创造 这一层次不必多说。创造就是指我们已经超越了这本书,这篇文章,而开始综合吸纳多元的信息,也就是主题性的阅读,也就是研究生苦逼的论文写作过程……通过阅读输入,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并最终输出,成为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欧耶!
以上就是目前阅读领域专家较为公认的阅读能力层级体系,当然,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以上的这几个层级,是我本人根据国际上主流的阅读测评文件、阅读理论归纳总结的,其中难免也有不太准确的地方。提出这个能力层级,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理解能力层级,监控自己的阅读状态。当然,对于还要语文考试的同学来说,也可以尝试分析题目所涉及的能力程度。以下还有几点小提示:
1.这个层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换言之,当我们阅读时,不同层级的活动很可能同时发生。实际上,对于任何阅读来说,这六个层次都不可缺席。
2.虽然层级以此递增,由低级到高级,但不完全代表阅读难度的递增。怎么说呢,我们在实际阅读时的难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个我们可以另作文章探讨。举个例子,当你在多篇论文中,甚至结合互联网来回查找信息,虽然还是停留在B层级,难度可能比你舒舒服服躺在沙发进行C/D层级的阅读还要高。
有了对自己阅读理解能力最基本的了解,再去接触各种花式阅读方法就不会一味跟风啦,其实我想说,阅读方法只是表层的策略,认知能力才是深层的基础,当然,无论什么阅读方法,坚持练习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关于阅读方法,我也会在以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附:如果您恰好读了我的文章,又恰好有一些想法和疑问,可以和我交流哟!祝君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