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妈妈,我把汤喝完了,只剩下山药了。”
的确,我看到乐乐的碗里只剩下了五六块山药。
“哦,山药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好着呢,吃了吧。”我看着他,温柔的笑着“说教”。
“妈妈,你好温柔呀。”
我被儿子夸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乐乐没有反抗,没有生气,平静还略带开心的把碗里的山药一块一块吃进了肚子里,顺手把我的碗端走刷了刷。
我在反思,我做对了什么?对,是语气。温柔的语气,展现的是柔软而不是强硬,传递的是关心而不是强迫。孩子在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而不是被强迫的时候,往往乐于合作。
但,同样的内容,如果用命令的语气来说,“山药的营养很高,对身体很好,把它吃掉!”即使父母是出自对孩子身体的关心,但是,孩子收到的信息却是“你强迫我”。
经常被强迫的孩子很容易走向叛逆和过渡顺从的极端路上,一个是力量太强,往往还是黑色的顶撞,一个是没有力量,内心太弱,这两种都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也不是孩子真正的样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敢于勇敢的有效表达才是自信的表现。
语气受情绪的影响,说到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是自己的福音也是孩子的福气,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不是没有脾气,而是能够觉察到自己有情绪并且合理的表达,特别有消极情绪袭来的时候,能够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三不”的前提下,安全的处理掉;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不仅允许自己有情绪,也能看见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更高级的是同理到孩子;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不因自己的情绪迁怒孩子,也不因孩子的情绪引爆自己,能处理自己的情绪,也能转化孩子的情绪;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不会把情绪当恶魔,而是会把它当信使,觉察,接纳,调整,成长。
所以,语气、态度、动作,这些非语言信息往往传递出比语言内容更强烈的信息,留意自己的非语言信息,观察他人的非语言信息,觉察一下,舒服的状态和别扭的感觉都是有原因的。
感谢儿子陪伴我成长,感谢自己在生活中不断觉察,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