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1965年出生的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于2015年出版的一本小说评论与私人回忆相杂的著作,中文译本于2017年出版。
2
书名算是“藏头引”——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它是放大生命体验、把我们与同伴的接触延展到我们个人际遇以外的一种模式。
3
首先,生活在哪里?人们的经历最终是以语言的方式——被反思命名为“生活”——表现出来的。生活被语言的媒介所表呈,而语言作为表呈生活的众多媒介中的一种,它的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于是,就语言的媒介而言,人们的经历与感知被“语言化”之后,它最接近“语言化”之前的那个状态,就是语言的“艺术化”。当语言这一媒介被“艺术化”地呈现出来时,就是在呈现语言所反思命名的那个“生活”一词所指的内涵了。
4
说起来,人们容易习“言”不察,习“语言”而不察。语言作为一种表呈的媒介,天长日久,很容易不再以其媒介的身份而存在,很容易从媒介的身份“僭越”为其所表呈的对象。如果说语言是一面镜子,很容易最终变为,镜像不重要,重要的是镜子。
5
最接近生活?语言反思命名的那个“生活”究竟意指什么?在詹姆斯·伍德所引用的话里,当语言这一媒介以其“艺术化”的方式表呈时,它最接近生活,最接近“生活”这一命名所意指的对象,也即最接近人所一直存在于其中而难以自觉的东西。这种东西,在“艺术化”的表呈中,它最像它自身,也即最像人们一直以来的状态。
6
无论电影,摄影,雕塑,绘画……在詹姆斯·伍德看来,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而小说是他最热衷的艺术。在这本中译薄薄6万字的书里,他将自己的私人回忆与他所热衷的小说评论杂糅在一起,可谓放大他的生命体验,将这些体验延展到个人际遇以外。
于是,他小时候在英国北部杜伦小镇的经历,后来在伦敦的求学,再后来的搬迁美国,搬迁之后的思乡之情,身处美国而记忆始终在英国与美国之间游移的精神状态,诸如此类,都在他对自己所热衷的小说的评论的间隙表现出来。他不是为评论小说而评论,也不是为回忆个人经历而回忆,他的小说评论是连着个体生活细节的,他的个体生活记忆是连着他所热衷的小说的。
他这样写了薄薄的一册《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7
看起来并无一个确定无疑的叫做“生活”的东西在那里等着你一跃投入。倒是在人们常有的感觉里是,他们不愿意接近那个被世人叫做“生活”的东西,他们宁愿逃开它,避开它,最好不要被它烦扰,最好能落得个清闲和心静。
他们常常容易有的感觉是,不要说投入那个叫做“生活”的东西,单单是接近那个叫做“生活”的东西就使人发憷了,而如果是“最接近生活”,那真是自找罪受了。
8
看起来并无一个确定无疑的叫做“生活”的东西在那里等着你一跃投入。而让人不可名状的感觉是,那个叫做“生活”的东西其实无时无地不在你身边,乃至于,无时无地你不是浸没在其中——只是你还没有自觉到,还没有通过反省明晰地把握到。
你一直身在生活之中。詹姆斯·伍德在《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中,他的私人回忆与小说评论彼此呼应互相激发,他通过小说看到他在他的生活中,他又通过生活感到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或者说媒介。
9
也许是这样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