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人对待斩首后的头颅的六种命运,哪一种让你最难以接受呢?

古人对待斩首后的头颅的六种命运,哪一种让你最难以接受呢?

作者: 周言昨日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11:26 被阅读0次

    古代的酷刑让我们难以想象,而斩首这一刑罚方式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残忍的一种。一提到古代的酷刑,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些无辜者被拖走、毫不留情地被斩首示众的场景。然而,令人恐惧的问题是,这些被斩首的头颅最终又去了何处呢?今天,我们要揭开古代斩首后头颅的六个不同命运,看看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哪一种。

    在古代,被处以死刑的罪犯通常会被押送到一个广场或市集,这些地方被视为最佳的执刑场所。刑罚执行时,刽子手一声令下,刀锋立即破风而下,将罪犯的头颅割离。一般情况下,遗体和头颅会有偿归还给家属,由他们负责处理和安葬。然而,如果刽子手随意找个借口,可以毫不顾忌地留下头颅。

    家属领取遗体和头颅后,通常会委托专人进行处理。古代人对于把头离开身体的情况深感忌讳,这催生了一种专业工作——“二皮匠”,他们是专门处理尸体的人。然而,缝合尸体与缝补衣物完全是两回事,技术上的差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加上古代人的迷信观念,这一职业也有其独特的禁忌。只有当尸体被完整缝合后,家属才能放心地将其下葬。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温和的结局,但接下来要揭示的命运却可能让你无法置信。

    裁缝擅长缝补衣物,而“二皮匠”则擅长缝合人头。

    令人惊讶的是,在斩首的瞬间,你会发现刽子手拿着一个碗,在一旁静静等待着什么?

    古代人相信,斩首时头颅瞬间喷出的热血具有治愈一切疾病的能力,因此这个碗中的血被视为灵丹妙药。人们会花高价购买这碗血,并用它泡一个馒头,让病人蘸着血吃下去,据说可以治疗疾病。因此,便有了“人血馒头”的说法。

    这两种处理方式或许令人恐惧,但至少还有人为头颅收尸。然而,对于那些没有人认领的囚犯,他们就成了当权者的操控工具。当权者会将这些头颅公开展示,以示众。这一行为背后有着什么目的呢?其实,这是当权者的一种策略。刑罚的存在就是为了警示普通百姓,统治者认为行刑时有越多的人观看,其震慑力就会越大,因此就有了这种展示的刑罚。通过悬挂头颅,以儆效尤。

    然而,这只是其中一种用途。

    作为明朝特有的刑罚,这种法规最初是为边塞的将领们设计的。这是一种进一步加强的公开示众形式,被称为“传首九边”。这意味着死者连安息的机会都没有,实在令人恐惧。明朝大将熊廷弼就是第一个遭遇这种刑罚的人。罪犯在被斩首后,会有专人采取各种防腐措施保持头颅的新鲜,然后朝廷会派遣一支队伍带着头颅在边境地带巡游。

    当权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警告边境上的将士们,警告他们不要有任何违法之念。

    因此,被斩首的囚犯不仅会身首异处,还会成为当权者统治的工具,这无疑是极为悲惨的命运。作为第一个体验“传首九边”的大将,熊廷弼的头颅被送往各地展示,而尸体则被抛弃在野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有人被派去为他安葬。即使看到这些,你也不能低估古人的想象力。接下来要介绍的两种命运更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都知道古人喜欢收藏珠宝,用来显示他们的财富。我们也知道文人喜爱山水画,以展示他们的文化品味。但你或许无法想象,古人居然还会收藏人头。刘秀就是其中一位有这种癖好的人,他在东汉时期收藏了新莽王莽的头颅。王莽被杀后,为泄愤,刘秀的部下割下了他的头颅,剥去血肉,然后用特制的黑漆进行涂抹。刘秀建立东汉后,王莽的头颅被放置在皇室宝库中展示。

    然而,与后面两种命运相比,刘秀的收藏或许算得上是小儿科。你能想象人的头颅竟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吗?这种方式被称为“骷髅杯”,即用人的头颅制作成酒杯。虽然听起来令人恶心,但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在汉朝时期,强大的匈奴人将汉朝的月氏王的头颅制作成了酒杯,用来羞辱和恐吓敌人。

    以上就是古人对待斩首后的头颅的六种命运,哪一种让你最难以接受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对待斩首后的头颅的六种命运,哪一种让你最难以接受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y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