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第8章 信息不对称
1. 直面信息不对称,信任的建立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有很多不同的表现:
比如说欺骗,卖假货给别人;偷懒;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敲竹杠。
人际互信并不天然存在。高品质的产品要把自己彰显出来,与低品质的产品区分开来,需要很大的成本,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闭良币的现象。当消费者无法分辨哪一件是高质量高品质产品,哪一件是低品质产品时,他们就会离场,卖家也会离场,市场就会崩溃。
因此如何把商品的品质准确的体现出来,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
2)何为优质?
品质稳定才是优质。
性价比相当才是优质。
2. 制度的对策
1)重复交易与第三方背书
克服信息不对称逐渐增加信任的一个办法是重复交易。
另外一个办法是通过第三方的背书,买家和卖家互相不信任,但如果他们都认识一个中间人,通过中间人担保,买家和卖家就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第3个办法是增加产品的附加成本。
2)担保、延保与共享合同
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就是实施质量保证。
比如常见的三包:包修、包退、包换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保证。
延保(就是延长保质期)也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保证。
还有一种方法是买卖双方签订共享合约。
3)沉没成本、人质与抵押
还有三种非常接近的建立信任的办法,分别是付出沉默成本,给出人质或者是给出抵押。通过这种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信于人。
3. 责任的分担——让防范的成本最小
1)汉德公式:
汉德公式是由汉德法官在判断一艘船的案件时所给出的一个公式。他认为船主在自己的船受到意外碰撞产生损失时,是否该承担责任取决于这样三个因素:
第1是这艘船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第2是这艘船发生意外的严重程度;
第3是他为了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成本。
当船主避免意外所付的成本低于意外发生的概率(P)乘以意外发生以后产生的损失(L)时,船主就应该负担责任。
所以汉德公式中有三个重要的变量: 一个是避免意外的成本,第2个是发生意外的概率,第3个是意外所产生的损失。
2)监管要看边际效应
在实际的侵权法当中,责任的分摊不是黑白分明,而是有灰色过渡带的,针对责任的强弱不同,还存在一些典型的不同比例的责任分摊类型,包括疏忽责任,严格责任连带责任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