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作者: 幽兰香 | 来源:发表于2022-01-30 23:43 被阅读0次

现在的年过的真没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是今年听到的最多的话。年的氛围,年的味道真的是越来越稀薄。

年味是那么让人怀念,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年味却越来越淡,对过年也少了殷殷期盼。

过年过月还不是一个样,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但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过年是过去一年的收尾,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启之时。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期待着能够回家,卸下一身的疲惫,陪陪父母长辈,和兄弟姐妹聚聚,走亲串友,唠唠嗑,话话家常,聊聊各自这一年的生活、工作、学习,联络联络感情。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家都各自在各自的生活中忙碌,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

过年就是散居四面八方的亲人们奔赴家的日子,是团圆之时,是慰藉乡愁的时间。

过年又是新的一年开启的日子。过年有很多的习俗,寄寓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祭祖、贴春联,贴福字、包饺子,装仓,拜年、发压岁钱……

这些习俗中包含了对先祖的敬重,祝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期待来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福气满满。

一  小时候的年味

记忆中的过年是非常有年味儿的。大人小孩都充满了期待,过年隆重而富足……

大年初一日的拜年,也是一项隆重的习俗。初一日是要早起的,我们小孩子都兴奋,难以睡实落,早早起来穿上妈妈事先给放在炕头的新衣服,先去燎天蓬。我们和二伯家两家人一起去。

父亲或者二伯会根据耕牛卧的方向选定燎天蓬的地址,据说这样有利于来年的生产。父亲和二伯都会抱着麦草,我们的衣服兜里装着妈妈蒸的小馒头,手里面还拿着爸爸给买的炮,但我一直是不敢放炮的,弟弟放炮,我都是捂着耳朵跑的远远的。

火红的麦草烧起来了,火烧得越大,来年越兴旺。我们排着队一个一个从火堆上跳过,火堆映红了我们的脸,也映出了我们满脸的幸福。父亲嘴里面还会念念有词“东起东赢了,西起西成了;牛羊满圈了,骡马成群了;百病消散了,一年平安了”,美好的祝福词表达着父亲对一年生活的期盼和愿望。

火堆慢慢的熄灭了,父亲还会选定方位,焚香、烧纸、磕头,拜上三拜,非常的虔诚。

这时我们小孩子就在旁边开始放炮,放几个响炮,还会拿一些小炮扔到火堆里面,听着噼噼啪啪的响炮声,女孩子捂着耳朵跑远一些,男孩子就会欢呼,扔的越起劲了。

所有的程序都完成以后该回家了,这时候天还很黑,星星正眨着眼,看着地上的一幕幕热闹场景。大门口有父亲早早放好的柴火,我们来的时候还要一人拿一根柴火,然后把它放到灶火里。这应该是往家里带财的意思吧!

接着就是拜年。我们先恭恭敬敬的给爸妈磕头,爸妈就会每人给两毛钱压岁钱。这在我们小的时候可是巨款啊,我上小学时一学期的学费也就是5毛钱。

给爸妈拜完年,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去给奶奶拜年,磕完头,奶奶也会给我们发一毛、两毛的压岁钱。那个时代,一毛钱可以买到10个大白兔奶糖,又甜又黏,可好吃了。现在一元钱也只能买一两个糖吧!

给家里长辈拜完年就要吃饭了。初一早上的饭也是吃的特别早。我们去拜年的时候,妈妈已经把头天包好的饺子蒸到锅里面了。妈妈还会做一锅臊子汤,浇到饺子上吃,饺子会很滑、很香。

初一日妈妈的讲究也是很多的。妈妈经常说大年初一,骡马都会闲一天。所以初一这天,除了妈妈要做饭,爸爸要去照管牲口以外,其他活都不干。初一早晨要做臊子的菜,妈妈也会在除夕晚上淘洗干净,切好,初一直接下锅调味就好。

初一这天,我们一家人都会穿上新衣服。即使现在,爸爸妈妈也保留着这一习惯,初一这天就要换一身新衣服,新年新气象,也是父母对新一年的期待。

饺子蒸熟吃饭前要交点一下,也叫献一下,这又是过年的习俗,目的是敬献先人。饭前献一下,是过三天年必做的事。平时过个什么节,吃饭的时候,父母也要献一下。有时忘了,吃东西时,不小心掉下去,父母就会开玩笑,哎呀,忘了献先人了,先人抢呢。我们的父辈对这些祭祀礼俗看得很重。

交点这事一般都是我做的。妈妈捡几个饺子,舀点臊子,我端着碗去各个门交点,回来还要在灶火门前献一下。献的时候我会双脚并拢,双手端碗,身体前弯九十度,在地上浇点汤,再放一点饺子。这个姿势一方面表示我对献先人的虔诚,另一方面我的私心里也怕抬得太高,那汤会溅到我的新衣服上。

献过的这一碗饭自然要给父亲去吃,别人吃怕压不住。

献完先人终于可以吃饭了。

吃过饭继续拜年。一个村子里,年轻后生们总会结伴去有长辈的人家拜年,身后跟着一串儿各个年龄的孩子。孩子们到每一家去拜年,就会收获两颗糖、一把花生,一把瓜子。年拜完就会有满满的几兜收获。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就会给来拜年的人,斟上一两杯酒,说些祝福的话,再唠一会嗑。

一天,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就过完了。

初二就是出嫁女回娘家,女婿拜外父外母的日子。这也是小孩子期盼的日子,有压岁钱,有美味的食物……

小时候的年总是充满了希望。有盼头的。

二  现在的年味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年味就应该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五彩的福字,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福气多多。

现在过年家家户户仍然贴对联,贴福字。但许多传统的习俗都已经俭省了,且新衣美服,一年四季,时时穿;美味佳肴,一年四季,天天吃;新鲜水果蔬菜,一年四季供不断。把日子过得比以往的年还好。人们也对年没有了诸多的期盼。过年最向往的便是家人团聚,走亲串友,唠嗑聊天,联络联络感情了。

前几年,一到年关将近,大街上到处都是过年的气象。街道两边高高的柱子上,挂满了红红的旗子,红红的标语。两边的行道树上拉满了彩灯,不同的街道,不同的颜色,火树银花,整个街道装扮一新,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人禁不住心生向往。

路两边的台阶上摆满了各种小摊儿,每天,人们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购置着各自所需。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禁止了。

腊月二十七日去上街,街上几乎见不到年味儿。车很多,时时堵车,人也不少。但大街上总是少了年的味道。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大街上摆满了各种小摊。卖各种干果糖果,卖各种海鲜水产,卖各种鸡鸭肉类,卖春联福字,买各种新鲜蔬菜…小生小贩的吆喝声,带着韵味儿,弥漫在充满年味的空气中。

大街的两边卖窗帘福字的小摊一溜儿摆开,红艳艳的很是喜庆……

一中东南角那一边栅栏是做成圆弧形的,给卖春联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把一副副春联攀在栅栏上,红底黑字,远远的就抓住了人的眼球,很是耀眼。记得那时和闺蜜去上街,她语出惊人:“春节站在了街角处。”是啊,那红红的春联不就是春节的象征吗?还真是特别的形象。

而今栅栏依旧在,卖春联的却不见了踪影,只有栅栏在冰冷的街道上泛着金属的光泽。

那年味儿不知飘向了何处。

鸡鸭鱼肉、各种蔬菜,年夜饭的品类越来越多,烹饪技法越来越丰富,却很难吃出小时候那种幸福满足。

去年和今年因为疫情影响。提倡就地过年。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要奔赴在回家的路上,实现全家团圆的愿望也很难了。

年过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像日子了。各种店铺春节都不打烊,走亲访友买礼品随时可以买到。在以前的大年除夕这一天,3:30后,大街就变得静悄悄的。所有的店铺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关门大吉。

回家准备年夜饭,家人团聚。三天年是一定要过的。开门一般就到初四初五了,忙碌了一年总要给自己放几天假吧,犒劳一下自己。所以走亲串友的礼品是要早早囤积的。

现在人们生活一年四季都在忙碌中。过年也不会放过自己。

想到此有点悲伤。这日子要怎么过才算有意义呢?

但我很快又高兴起来。年味儿淡了,但是人们生活好了。少了期待,是因为一切都得到了满足,不用再挣扎在贫困线上,为吃了一顿饱饭,穿了一次新衣而兴奋。

我们应该为健康喜乐的生活而满足,幸福。

相关文章

  • 年味年味,年不知味

    今天是初二,期盼已久的过年似乎就要这样过去了。望着冷冷清清的街道,心里久久不得劲。 记得还小的时候,大概是8-9岁...

  • 年味 味年

    “因为你们都长大了,所以这次我买了你们小时候喜欢的仙女棒,给你们回味一下童年” 爸爸带着几条红炮,接着把仙女棒递给...

  • 年味,年味

    年味,年味 文/蓝凤蝶 年越来越近了。 元旦是年的前奏曲,就像一首歌里前面的伴奏一样。 元旦前后,各种总结,有工作...

  • 年味,年味,我的年味

    满街的的红色开始闪烁的时候,一个城市之中的人们,开始了躁动。红色开始催促着人们,一种迫不及待的喜悦,一种发自内心的...

  • 年味 +年味=回家🐷

    今天是正月初八 天气也不好,微风细雨,我又围起了厚厚的围巾,戴着粉色的小冬帽。 一点点关于过年的回忆。 28日左右...

  • 年味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贴春联;年味是放鞭炮;年味是抢红包;年味是看春晚;年味是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年味各种各样。 大...

  • 年味,东北味

    随着火车的轰鸣声南来北往,春节这个被中国人看来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节日即将到来,年味气息似乎越来越浓重。 ...

  • 年味,东北味

    随着火车的轰鸣声南来北往,春节这个被中国人看来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节日即将到来,年味气息似乎越来越浓重,行走在...

  • 年味——鱼味

    过年首先讲吃饭,吃上一年内最好的食物,而我记忆里的年,从空气中,从胃里到嘴巴,都弥漫着鱼香味。 幼时家境贫寒,过年...

  • 年味?啥味?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我们翘首以盼的新年来了! 每年过年呀,我们都会讨论一个这样的话题: “为什么现在过年,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fc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