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知识有背景依赖性,知识迸发的灵感需要随手记录

知识有背景依赖性,知识迸发的灵感需要随手记录

作者: 知识管理某李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14:29 被阅读1次

    在闭塞的晚清,人们把照相看成是摄人魂魄的“鬼眼”,许多人根本不敢照相。民国背景电影《驴得水》中,铜匠打死不肯拍照,害怕照相会短命。

    19世纪,汽车在英国开始流行。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其中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面50米以外做引导,还要用红旗不断摇动为机动车开道,并且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4英里(每小时6.4公里)。后被人嘲笑为《红旗法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一个又一个历史笑话。

    一个时代的认知,被下一代颠覆,淹没;一个时代的真知灼见,换了一个时代就成了常识;一个时代的经验,换了一个时代就成了笑话。

    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认知和实践动态中不断进步,从模糊和混沌中走来,拥抱现代文明。人类的认知,学习,实践,最后形成知识,经验和见解,总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时间框架中进行的,离开了背景无从谈论认知与知识。

    《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中提到,知识具有背景依赖性,它是活的和丰富的,它紧紧地依附于事物的前因后果(背景),前因后果赋予它意义,没有前因后果它只能是信息。

    认知和知识具有背景依赖性对学习的启发在于:一定要时时留意,随手记录自己在某时某地产生的感悟,一旦脱离了当时的背景,假以时日,这份感悟便会褪色,会流失,甚至变得陌生。甚至就算当时记下了这份感悟,回头再看时,也产生一种看不懂的隔膜感,会惊诧当时的自己为何会有那般领悟?可见个人感受与感知,心得与体验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只有在某个情境下,人才会激发某个感受;只有在某个大背景下,才会生成某种知识。

    俗话所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有这层含义。回忆会被扭曲,而笔头文字能永久留住当时的背景和当时的感受。

    我把这种随手记录想法,心情,感悟和思维灵感的方法称为灵感捕捉法,我本人就是这种方法的践行者和获益者。我的手机备忘录永远处于更新状态,不管是从书本,公众号,还是电视节目中获取了我认为对我有用的信息,观点,我都会第一时间记在手机备忘录中(感谢技术进步让我们比古人方便得多)。我还留意抓取大脑中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关于心情,关于感悟,关于 学习,关于时事,一切想法,都随手记录。在工作电脑中,我有一个文档专门用于记录,哪些是别人的观点,源自哪里,哪些是我自己的观点和感悟,都做了标记和区分。

    这个随手记录的习惯已经保持了近三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海量的研究素材,还从记录中理出了一些好玩的线索:比如我是如何一点点确定我的事业研究方向的,甚至连我的情绪都呈现一定有规律轨迹,比如我的心情更容易受哪些事情影响。

    任何一种实践,要理解得更深刻,就得从理论高度进行剖析。

    首先,记忆不可靠。人类的记忆容易出现偏差,往往回忆起来的画面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重现。记忆会自我虚构,自我修补,篡改事实,渐渐带上你的主观意识。我国心理学教授彭聘龄在《普通心理学》中谈到:“在法庭对案件的审判中,许多情况下,法官和陪审团都是依照目击证人的证词来进行判断的,大家普遍相信,目击证人的证词是正确和可靠的,但是,孟斯特伯格(Munsterberg 1927)发现,对同一事情不同的目击者会有不同的描述,由此他对案件中证人证词的可信度表示了忧虑。”

    记忆还容易遗忘,如果缺乏足够多有规律的重复,短期记忆难以形成长期记忆,但许多灵光乍现的瞬间稍纵即逝,许多有意义的思考还来不及得到重复便从记忆中消失。就算有幸进入长期记忆,也可能因为记忆扭曲而将我们原本的思考还原得面目全非。

    记录可以起到激发回忆的作用。我大学期间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闲来无事,随手翻阅,看到了其中一篇记录了和同学闹别扭的情境,日记言辞间气愤填膺,俨然一辈子也忘不了,可我事后想来,要不是看到这些文字,我压根就忘记了这件事,忘记了当事人姓名,也根本不记得当时的愤怒和难过,毫无记忆痕迹了,这就是日记的力量。

    其次,我们对一个领域形成全局性,系统性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灵感捕捉法在一次次捕捉思考碎片的过程中促进了个人知识体系的形成。

    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从下往上的,是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一层层迭代,直到顶层概念。新手通过寻找碎片化的内容,在支离破碎中发现线索,不断试错,拼出个人知识体系的大概方向,然后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优化。

    以我为例,我个人有志于在元学习领域钻研,所以平时留意记录一切关于认知,思维,学习,知识管理,经验管理方面的知识碎片和个人思考。作为一个没有教育学,认知学,心理学背景的自学者,我并没有一个成型的元学习知识体系,我也没有企图从任何地方直接拷贝这样一个知识体系,事实上也可能没有这样一个现成的体系。我只是从个人知识管理,知识与认知的关系,思维与认知的关系等小的概念入手,逐渐积累。待到我的学习笔记累计到近十万字时,我的思路变得清晰,渐渐理出了一个全局性的脉络,并以建筑设计图纸作为隐喻——哪些是一级概念,是概念图;那些是二级概念,是扩初设计图;那些是三级概念,是施工阶段图;那些是更底层的工具和方法论,由此形成了一个从下往上的知悉体系。

    再次,加入了时间这个变量后,记录本身也变得有意义。时间会颠覆人旧有的认知,揭示人在时间中的成长。翻看原有的见解和思考,怎么那么幼稚!没关系,那说明自己有进步啊。有一个好玩的类比:每个人看自己的孩子都会说没长个头啊,去年和今年没啥变化啊。可是,你自己看不到的变化别人却能看到。你自己觉得日复一日,自己还是那个自己,看不到变化,看不到进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记录就是那个旁观者,为你提供了另一个审视你自己的视角。

    最后,灵感捕捉法帮助我们拓宽认知边界,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世界,也发现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世界。越博学的人越感到无知,网上对此有个形象的解释:人所拥有的知识像是一个圆,圆以外的都是未知的领域,你掌握的东西越多,这个圆所能触及的领域也越宽广,你也就能够看到你所未知的更多东西。这个说法其实就是认知学中的“认知雪球”概念。人的认知不会折损,反而具有复利效应,就好似雪球掉进雪地不是变小,反而越滚越大。

    每接触一个新的观点,每形成一个观点,记下来,然后与原有的记录进行联结,产生新的知识联结,每打一个结,知识面就加宽一点,每打一个结,知识面就加深一点,像高楼又高了一层,如此形成个人的知识螺旋,根据复利定律,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个人的知识面足够宽,足够深时,就像一个黑洞,能把越来越多的知识卷进来,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我原本只是记录一些关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碎片,记着记着,我发现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相关度非常高的话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记着记着,又发现个人知识管理不仅仅是知识,许多人还谈到了学习,谈到了认知,谈到了认知,谈到了认知心理学,于是我从个人知识管理这个认知框架又升级到个人的元学习。如果我不加以记录,只是任凭那些互相关联的概念和知识框架在脑海中时隐时现,我就没有机会得以审视它们之间如此之高的相关性,不能从更宏大的视角探究个人学习。

    相较于写文章这种正式的总结和严肃的逻辑思考,灵感捕捉法不需要严谨的构思,非常轻松,拿起手机和笔就能做,随时随地,轻松记录,只需要有心,有恒心即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有背景依赖性,知识迸发的灵感需要随手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gd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