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刘晓玉博士讲日本民间陶艺,让人再次感受到日本陶艺的现代风格是受中国影响并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刘晓玉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主要从事民间陶瓷的考古与复制研究,为了复制出宋代吉州窑的贴花斗笠碗,曾推迟一年毕业,烧出几千只仿古的碗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复制出古代吉州窑的典型器皿。
1925年,日本学者柳宗悦提出民艺学概念,关注民间艺术,编著《民艺学概论》。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民艺派及民艺精神的物化之物。
特别是进来的追求自然质朴,随形而就的陶艺流派,更是成为现在的时尚,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向。
日本现代陶艺追求质朴自然,落灰成釉,拉坯也不追求完美,而是随行就势,追求一种天然质朴,稚拙内敛的风格。
装饰手法受民窑影响,有豪放泼辣质感,显然,受中国民窑青花或者红绿彩的影响,现在的红绿彩在日本成为新的时尚。坯体装饰手刻刀花,釉色也追求随意涂抹自然流淌,原来的缺陷成为个性,符合现代人追求个性和独一无二的审美取向。日本的陶艺审美不像中国一样追求极致的完美,相反而是追求自然,含蓄自然,浑厚淳朴甚至缺陷之美,也是自然之美。另一种秩序统一且优美的特点。
工艺美术公在前,艺在后,是哲学的思考,同时具备实用性,方便简洁实用的特点。追求美无处不在的个性之美,民意及民间艺术大众之美,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熟练的技巧,愉悦的心情,粗放,自然,柴烧,品质优良,传承民意精神。
民艺运动时期的陶瓷艺术发展历程。分三个时期,明治维新大政13年。1924年和昭和时期。1868年,福泽裕吉提出“脱亚入欧”的观念,发掘日常用品之美,质朴自然玩出来的艺术。柳宗悦著《日本手工艺》。追求实用性,自己设计消费,最广大人民的美。工艺——与生活相结合的工艺品。
巴纳德.里奇,民族纹样,形式与工艺的自然结合。植物自然图案艺术与功能的统一。
滨田庄司,益子烧,朴素的气息,自然之美,《无尽藏》,《窑》等淡泊名利,不是雕琢。
合井宽次郎,追求自由奔放,被称为土与火的诗人,点燃火的人就是燃烧的火。
日本陶艺家富本宪吉,手工之美有温度,有手工痕迹,著作《制陶余录》,《窑边杂记》。
新一代的个性。
宗像亮一、生田和孝、龙田项一、岛港达三,享受过程,一辈子一件事。
铃木凡男八母一夫对人生态度,对器物的理解日常状态。
提到吉州窑,是中国12,13世纪最富创作力的窑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41063/51d54fb6ed763c6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41063/05c28714da915de8.jpg)
曾经是中国的学生,现在的日本陶艺大有引领时尚成为中国人学习的榜样,不得不承认是我们落后了,而是日本坚持做一件事,一生做一件事,甚至几代人做好一件事的钉子精神,成就了日本现代陶艺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