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
家人,就是一口锅里吃饭的人,是最亲的人。每家的锅有大有小,所以家人就不一样多。有的人生活在大家庭,家人就会比较多。有的人生活在核心家庭,家人会比较少。原生家庭的大小,家人的情感亲密度,会对人以后的行事方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我比较喜欢把身边的人都当作家人。一个办公室,处着处着就成了一家人,天天分着吃东西。源于我小时候在姥姥家生活,几个姨带着孩子一锅吃饭,加上两个舅舅家的孩子,表兄弟姊妹都在一起长大。而且感情比较好。比如,我姥姥不许我喊表哥名字,觉得那样见外,都是大哥二哥,小三,特别二姨家的哥,我直接就喊哥。这样的日子过来,我最喜欢和最习惯的生活氛围就是一家亲。上学的时候,一个宿舍的就是亲姊妹,一个班的也是家人。上班了,一个班组的那就是家人,甚至一个车间的也是家人。到了学校,一个年级组的就是家人。二十多年过去,以前一个年级组,离开了还是家人。于是全学校都成了家人。今年我跟杜老师相隔十年又到一个办公室,像久别重逢的家人,感觉特别好。家人里也有吵架的。比如我跟和我同岁的小三子就不对付。他太能了,经常抢我的功劳。所以工作单位也会有这样的同事。可是小时候我考的100分他抄不走,他做的小推车我也学不会。各自享受自己的成就和快乐,有事互相帮把手也不错。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讲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改变,家庭规模急剧缩小,这样的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原因是中国家族社会会把同族家人带入某些行业一起创业,降低了风险成本。遇到风险事件,家人之间互相支持也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而家庭缩小,家人减少,使得很多人不敢冒险选择安稳的职业,这样会使中国经济速度放缓甚至失去活力。
当时我想,这样讲的人,他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同学战友也是两大依靠。刚刚在写这段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因为生活在大家庭,所以界限不是那么分明,所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同学战友更是亲兄弟。但是独生子女长大的这一代,跟我们那时候真不一样。我儿子跟他最好的朋友出门,都是AA制。这不能说不好,但是他们肯定不把彼此视为家人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