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笔记11
管仲与齐桓公
管仲年轻的时候和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他是个贤才。管仲很穷,经常拿鲍叔牙的钱来花,但鲍叔牙对他一直很好,没有怪罪他。
齐国发生内乱,国君齐襄公被杀。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他害怕公子小白提前回国,这样公子纠就不能当上国君了。于是管仲带领手下人半路伏击公子小白。公子小白中了管仲的埋伏,知道大事不妙,一面组织抵抗,一面想办法逃走。管仲在混乱之中发现公子小白想逃走,赶紧拉弓搭箭,瞄准公子小白便射,一箭射在公子小白的胸上,只见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下。管仲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放心地回去了。
谁知道那一箭正好射在公子小白的衣带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赶紧咬破舌尖,将血吐出,装成被射死的样子。管仲离开后,他赶紧加快速度赶回齐国,抢先即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马上下令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捉拿归案,押回齐国准备处死。齐桓公的老师鲍叔牙深知管仲是治国奇才,杀之可惜。于是在齐桓公面前恳请免管仲一死。齐桓公大怒“:你忘了当初管仲射我那箭了?
要是那箭再准一点,今天站在这里的人就不是我了!我和管仲有深仇大恨,非要扒了他的皮不可!”鲍叔牙再三强调管仲当时是各为其主,并不是和齐桓公有什么私仇,为人君者器量不应该如此狭窄。况且管仲是治国的奇才,除非不想称霸,否则一定得重用管仲。再说管仲以必死之身而被赦免,必然会对齐桓公感恩戴德,拼死为齐国霸业效力的。
齐桓公不愧一代人杰,气消了后经过仔细考虑,决定不杀管仲,反而要拜管仲为相国,掌握齐国行政大权,协助自己治理齐国。
管仲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死到临头,谁知道不但不会被处死,反而被提拔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他对齐桓公的不杀之恩感激不尽,又万分钦佩齐桓公的器量。
于是,管仲一上任就改革齐国的朝政,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的政策。先在国内发展经济,齐国靠海,管仲在齐国大力发展煮盐业,很快就让齐国富了起来。
另外管仲还规定可以用兵器和盔甲赎罪,为国家发展军备开辟了道路。还开了当时诸侯大国有三军的先例,而且不准人民迁移,以保证军队兵员的来源。此外,由于同一部队的士兵都是来自一个地方,可以说大家都认识,这样在战斗中可以互相帮助,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就这样,管仲为齐国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