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博习组马ⅩX
【闻思】
《师道人生》(五)P35-39页《心的散乱与稳定》
《道德经》第1-33章
【今日力行】
1.做饭,学习网课《经典中的管理智慧——<论语>》;2.布置并批改作业;3读书,分享;4.来县城;参加共修。
【反思感悟】
1.哪怕做一件小事没有决心也不行。我打算今天去县城。天气很热,动不动就出一身汗。我早上起来为学生们布置好了作业,又开始边学习迈两小时的网课。我边学网课边做饭、吃边、洗服,后来又扫地、摘菜,整理行李。等整好这些已快12点了。我又犹豫了:中午正热,要不下午再走?可我又不想再退回去做午饭,因为一回头,想再走就又得积攒能量。再热也要走!因为公交车不知啥时就来了。哎,两头来回折腾,很内耗。等了二十分钟的车,十二点十分坐上车,下车后又得步行近半个小时拖着行李晒着日头往家赶,一到家满脸满身的汗水往下淌。
2.上午听李老师讲《经典中的管理智慧<论语>》时,老师讲到"经典好学吗?经典好学也不好学,把经典当知识学的人觉得好学,把经典当作为人处世的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的时候不好学。"确实如此。若只把经典当知识来学习,和生活结合不起来。那经典还是经典,自己仍是自己,自己和经典之间没有发生更深的关系,是两张皮。若把经典逐渐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把经典中的哲理落实到生活中,就是把经典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生活,让经典来引导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才叫文化吧。老师今天重点围绕"仁"展开论述:何为"仁″、为何要"仁"、如何去落实"仁″几个问题。
"仁"由单人旁"亻"和"二"组成,表示两个人,就让人想到我们在生活中与人相处时要学会推己及人,考虑自己是本能,还要学会时时考虑对方,所谓"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植物的种子往往都有"仁",如花生仁、杏仁等。有了"仁",植物才有生发之力,一颗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甚至形成一片森林!同样,一个人若有了仁爱之心,他才有生发力,他的人生才能成就大事业。那些在历史上成就丰功伟绩的伟大人物,哪一个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深厚的仁心呢?"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为了推行的"仁政″,五十多岁仍不畏艰辛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的孔夫子;十一岁就要做圣人的王阳明;为中华之崛起的周恩来;"万家忧乐总关心"的毛泽东;为了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毅然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
晚上吃过饭,去宁老师家把前几天托她帮忙取的快递拿回来。我去前把从老家带来的青菜、黄瓜和玉米给她家捎了一些,以表谢意。之后,又去XXⅩ参加共修,去时不早了,但我又不想空手,就顺便到路边商店买了些水果带上。回来时,遇到袁老师主动问我怎么来的,她说她骑车可以带着我;师父又让我们俩每人捎回了一袋香蕉!不由感叹,那些真修行的人真的是时时处处都在为他人着想和付出啊!感谢老师们的大爱引领,向他们学习,让自己也逐渐亮起来吧!
[打卡时间】2022年8月12日共156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