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养心

读书养心

作者: 言ru玉 | 来源:发表于2022-11-14 23:54 被阅读0次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更重要一点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相关文章

  • 秋山读书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

  • 书法:郑成功联“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爱读书,他的自勉读书联寓意深刻,颇有韵味:“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常自告诫云:养心莫若寡欲...

  • 读书,养心

    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洞见阅读,一篇篇走心的文章,总会让我想到许多、、、、在么多年了一直都有读书...

  • 读书养心

    翰墨书香读书分享,今天,有幸邀请到了我的好友,温雅秀气,气质如兰的宋好老师,为大家献上她用真诚心写就的美文...

  • 读书养心

    端午节,是正阳,宜静心,唯写字,要坚持,求进步!

  • 读书养心

    ■文/从前慢 读书这事会传染,这几年我加的几个写字的人时不时推微信号出来,不是这个写了读书的心得,就是那个出了个人...

  • 读书养心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更重要...

  • 【养生篇】养生亦是养心

    【养生篇】有人养心,吃安神丸,喝养心汤,遇事情不思考,遇问题不纠结,懒得读书,懒得看报。孟子在《尽心下》里说:养心...

  • 修行

    努力读书 修行养心 追古拂今 苍生己任

  • 养生莫过养心•养心莫若读书

    很多时候,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心态不好,精神世界匮乏,容易囿于自己小世界的鸡毛蒜皮,给身体徒增负累。 最好的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养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rs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