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史浩故里”出来之后向北走,从“宝奎巷”转弯再向南,即是“银台第”。
这是清代的官宦住宅,现在叫作“宁波官宅博物馆”,在入门处要验身份证方可入内。
这座官宅面对月湖,坐北朝南。建于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现存前后三进,在中轴线上建有门厅、大厅、正楼、后堂,东西两侧有厢房、书楼等建筑,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布置合理,用材讲究,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宁波城区内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是宁波城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之一。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官宅建筑艺术、清代家具艺术、官宦人家的生活及内在的文化价值提供了实例,从而加深了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银台第的主人是童槐,曾任江西、山东按察使,清嘉庆年间改任“通政司副使”。“通政司”又称“银台”,故其宅第被称为“银台第”。
童槐的儿子童华以“礼部右侍郎”入“南书房行走”,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因此童宅又被称为“帝师故居”。
童槐(1773-1857),幼时,家业零落,六岁父母双亡,发愤读书,嘉庆十年中进士,家道开始中兴。道光三年,复造屋于原址,称“今白华堂”。其子童华、其孙童祥熊,分别中道光十八年、光绪九年进士,有“一门三进士”之说。
到这里来参观的人不多,进门后刚进入大厅时,突然从旁边厢房出来一位袅袅婷婷又高高瘦瘦的女人。只见她面容白皙,一脸严肃,高傲地转身进了旁边的长廊,一直朝后堂走去。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后影,光溜溜的“丸子头”立在头顶,随着身体的摆动也微微地左右摇动;加上窄窄的柳肩膀,更显得脖子修长;一袭藏蓝色的无袖半长裙,两条白色的长袖,配着浅色的阔腿长裤。在那样一个有些昏暗的旧宅里,走着这样一个女人,不能不让你有穿越的感觉,我一直看着他拐进了最后一排房屋的转角处消失了。
我们看了大厅、正楼,厢房等一些房间,都布置得很精致,摆放整齐。在厢房旁边有一特别窄的楼梯可以通往楼上。这时四周静悄悄的,好像连自己的心跳都急促起来,赶快转身顺着厢房的长廊往出口走去。其实,自己也不知怎么就心慌起来,想想真是好笑。
是的,出来之后看到的月湖公园真是热闹,阳光普照,气候温和,垂柳依依,游人络绎不绝,与银台第内的景致确实有着时空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