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32834/295b8b93942e3ab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32834/382c55103c58cc32.jpg)
天灰蒙蒙的,初冬季节,飘着细雨,寒风吹拂着白幡,一老者从竹篮中抓出纸钱沿路丢撒,身后十三人举着一条彩龙,在路上舞动着;不远处连着一队身着白服跪拜的人;一具棺木罩着纸扎,一只展翅的白鹤在纸扎上凌空欲飞;八个精壮的劳力抬着棺木,约摸两百多人的队伍在鞭炮和焰火声中伴随着哀乐缓慢行走。
今日是这山窝里楚阳村杨国胜老支书登灵之期,除了孝家亲友外,全村老少及周边村寨都来了许多人。
队伍在一块较为平整的场地停下,按乡俗举行追悼会,亲友及乡贤代表发言缅怀逝者的一生。
一切现场布置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孝家的一位老者向送灵的众亲友宣告了悼会的程序。
一位理着平头,脚穿雨靴,身着雨衣,显得壮实约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就是接手杨国胜任村支书的蒋书记,到村里任职已有一年多。
年轻人走上场中,对着杨支书的遗像及棺木作揖鞠躬后致辞:
"尊敬的众位亲友:
青山俯首,潇水含悲,凄风鸣咽,哀乐低徊。今日是我们敬爱的老支书杨国胜老大人登灵之期,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此缅怀老大人一生……"
1,
楚阳村离城八十多公里,四面高山耸立,要走盘山小路十多公里才能见到有马路的集镇。
村庄不大,听老辈传说是明太祖移民时江西一杨姓家族卜居此地,至今已几百年了。村中现有约两百人,杨姓居多。
杨国胜出生于此,家中姐弟三人,一个男丁。自小父亲病亡,全赖母亲及族人关照成长。
杨囯胜当年高中未毕业就参军到部队锻炼,省去了家里很多的费用。山里男孩勤劳、吃得了苦,在部队时就追求上进,入了党。本来杨国胜很喜欢部队生活,向往着长期服役,但家中两姐出嫁后,母亲独自生活,放不下心,当时有人介绍了一同读初中的女孩,只好退伍成家,一同退伍的家乡战友有两人,外地城市的能安置工作的战友更多。
家乡虽然闭塞,但杨国胜打心里从来没埋怨过,总想着有朝一日这青山、小溪、蓝天、白云、野花、山雀织就的世界一定成为世人向往的美景。
山中无早夜,一晃又十年。在杨国胜儿女读小学时,村里的老支书过世,上级经多年考察,委任他当村支部书记。
现时的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就本村的穷山沟半山半地两分田的自然条件实在是在家没大的发展,这多年来村里一直都是贫困村,没几家砌了象样的房屋,出山的路陡且长,学生读书走路困难,村里的农付产品也难得运出售卖。
杨国胜站在村前山顶,瞭望着去往县城的方问,久久无语。这青山绿水花果飘香,本是人间好风景,是该组织村人改变了。
这天,杨国胜主持村支两委召开全体会议,包括党员在内共有十-人。杨国胜就村里的发展思路谈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讨论:
"我们楚阳村自古以来就是山多田地少,交通不方便,这是我村的客观条件,村民收入低,除了年轻人外出务工,留村人员每年微薄的收入仅能维持平常生活,根本没有能力谋发展。这多年一直顶着贫困村的帽子,还有十多户温保都勉强,村中年轻的小伙子处对象都困难,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变,发展问题是我们这届两委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重担就压在我们在座人身上。
我们并不是没有一点条件,山地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要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争取最大产出……"
"可是现在山地分在各户手中,难以集中,不方便开发。"
"到哪去筹钱呢,村里人家条件好的没几家,干事沒钱咋行?"
"支书的想法是好,问题是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我建议村里尽快拿出章程,向全体村民公布并征求意见。"
……
一天会议最终达成初步共识,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组织修造出山的路,各户出钱或出工折款;整修山林,将原有的油茶林砍山割草,陶汰低产林,补种新品种油茶;联系县城的制葯厂或外地药商,开发林下药材种植;引人适合本地士壤条件的优质果树,大力发展种植业;发展林下家禽规模养殖,打响本地土鸡品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