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生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第八个春天。经常和叔叔成华共事,两个人年龄方当,尚俊大叔叔成华几岁,大小相差不大,都是同时代人。尚俊尊重成华,虽然,成华小尚俊几岁,但是,骨头是长辈。两个人从儿童时期,就玩在一个土坑里,尿泥都不分家。
有一次,两个人在行道口水坑旁玩水,正好一条大蟒蛇,从不远的地方经过。成华拿条榆树棍子,把蛇赶到水坑里,蛇到水里比在地面上动作快。蛇在水里来回折腾,成华用榆树棍不停的催促着。把蛇给激怒了,蛇一个鳟身,像一条直棍从水面上腾空而起,足有两米高,然后,尾巴向下猛然一折,甩到成华的前胸。此刻,成华一个仰面朝天,背睡子躺在地上。蛇就没有离开成华的身,顺势压在成华的身上。蛇头很快挽回,完成一堆,直接压在成华身上,头垂直升起约有二尺高,嘴里射着五、六寸长的火苗子,看样子找攻击点。成华脸和手都已经成紫色,根本看不出来呼吸。
尚俊急忙拿起成华手里的榆树棍,向蛇头甩过去。蛇的动作更快的缩下来,现在,尚俊也不能拿榆树棍打蛇,因为,蛇身完全压在成华身上,要是用力砸下去,恐怕成华危险系数更大了。尚俊急中生智,就用棍头直接导向蛇的头,其实,不准备倒在蛇头上,蛇看见棍子来了,就往后又一缩,尚俊把棍子慢慢往回收,蛇头就跟着棍子来了,尚俊,看见蛇冲着棍子跟着他过来了,所以,用一收一缩、一收一缩的动作诱惑蛇,一边往后退,蛇就一直跟了过来,他用同样的办法,等于是把蛇拉过来的样子,他退了约有两丈远的距离,蛇身才撤离了成华的身子。尚俊直接把棍子的一头放在地上,自己拿着另一头,干脆转身跑,他跑的越快,蛇追的越快,一直到了行道口的沟脑头子上,沟也不深,尚俊直接跳下去,沟底正好有一块平塘塘,尚俊飞快的跑过去,只听身后啪的一声,蛇也掉到沟里了。毕竟是蛇,它的思维和能动性,必须是有限的,尚俊侧过身,向右面的坡上飞快的爬上去,这时候蛇也找不着攻击点。
尚俊来到成华身边,成华还在那里躺着,尚俊把手伸过去,放在成华的鼻子口上,成华有气,出着慢慢的凉气,尚俊把成华推了一个半侧身,半爬身,让成华在地上爬了一会儿,气流完全畅通了,尚俊才把成华用手拉起来,成华走路跟以前都不一样,尚俊扶着成华走了有100多步,成华自己才能够自立,多么危险的事呀!成华还在埋怨,尚俊为什么不及时救他?尚俊,只好默认了。
尚俊十二岁,成华八岁,那年,成华的爸爸彥祥派尚俊和成华两个人去白家渠给羊倌送吃的。两个人赶着一条驴,驮着羊倌的日用品,上了顾新庄原,走了不到100米远的地方有个沟头,从沟里突然爬上来一条蛇,蛇不过大,蛇看见他们两个人就爬的更快了,这条蛇被成华看见,成华急忙追上去,蛇看见成华过来,跑的更快,成华用自己手里拿的红柳棍,给地上戳了一个洞,约有一尺来深吧!就把那条蛇从洞里赶进去,看样子蛇是为了躲避人所以经过诱惑,就钻进了那个洞,这个洞明明知道就有一尺来深,能藏什么?蛇当然不知道,蛇爬了一会儿就钻不进去,成华把洞口周围用脚的后跟踏,踏的严严实实,片刻蛇的身子就鼓起来了,尾巴慢慢的升直。尚俊让成华,赶快把蛇挖出来,成华很不高兴的说,你别管,上次在行道口,你不急救我,我没有怪罪与你,现在,我报仇,你不帮我,也就罢了,倒替蛇说话,你把蛇看的比我还亲。尚俊无奈的只好走了,成华跟在后面也走着。走着走着,突然,成华高兴地笑起来,说,侄子等等,我给你说个好消息,等明天咱俩返回过来的时候,蛇还在这里等着呢,让我把他惩罚个够。
第二天,尚俊和成华路过这里,埋蛇的那个位置,成华知道,早早的跑在前面找着了那个位置,尚俊也上去看看究竟,结果蛇身比咋开了,有五六寸长的一道口子,蛇的五脏都出来了,看上去蛇的心特别多,肚子里面有好多的肉丁,跟那个心脏差不多形状。有人说过,如果,蛇比切成两段,然后把这两节放在一起,慢慢的就自己长到一起了,他们说蛇的心非常多,一下子搞不死。只有,把头给砸碎了,蛇就死了,这条蛇死得非常惨成华高兴地说,老子我报上仇了。
尚俊对成华说,这样做不好,它也是一条命,又没有惹咱们,这条蛇又不是在行道口,咱们见到的那条蛇,就是那条蛇,你也不能再逗它了。因为,它是无辜的,你要去赶蛇到水里面,你到记上仇了,把仇反而算计到这条小蛇身上,理道不容许。成华不高兴了,立刻走在前面,不理会尚俊,尚俊也只好默认了。
成华知道尚俊说的有道理,故意情操作罢,以长辈自居,久而久之形成了,以长辈不了了之的事件结局。这样以来,尚俊对成华叔叔失去信心,对、错由他去!只是在农业技术方面,为这位叔叔调理而已,为这叔叔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到了十来岁以后,也是一个地埂上完够了,各奔东西,各干各的活计。偶然,互相变工,交替干完同一种活计。成华在农活操作上,尚俊耐心为他指点。成华在这方面是专心学习的好学生。不用说,每年清明节,每个先人的坟茔院里,跑的最靠谱的还是他两个人。
当时,周家湾里只有六个同年龄段的人。尚卿最小,当尚卿到了十岁时,尚杰已经去吴忠郊区,磨坊顶门立业,尚礼也去招上门女婿。从年龄段看,只有尚俊和成华是当代庄“王”了。能玩在一起,能劳动在一起,扛事儿也只能是他爷儿两个人。
没有听说过,周家湾里出现过兴师动众的事儿,非要尚俊或成华去面对,或者他们两个人都得出马,去面对该事儿。到有一件事,这事儿真不是个大事儿,小的不足挂齿。
周家有好几个牧羊的场地,汪家原的地方不大,没有前途。温渠庄院比较大,住几户人也没事儿,那里山场大,没有水源,没有必要去理论是谁家的不是谁家的,都无所谓。
周家人发现黑老庄是个好地方,特别牧羊更好,农田也还不错。最大优点,山沟里有水。经了解也没有人有依据属于己有。邻居村还认为是周家的,没有人敢冒名占为己有。这个黑老庄,与周家是有瓜葛的,前两辈时间,周家姑娘嫁给黑家人做妻子,也没有生育,只好抓养娘家侄儿为儿。这孩子就姓黑了。这黑家可能祖坟缺风水了吧,周家的儿子给黑家顶门立户,也没有生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女儿成人以后,就嫁到黑老庄的邻村。这黑老庄就没有人直接占用。有些平地,这个女儿种着庄稼,黑老庄院到还没有人住,闲着。周家人就过去牧羊,占用了庄院。几年后,计家人也想过去牧羊,经过周家人同意,也就住进去了。周、计两家在一起住了多年,逐渐由鸡毛蒜皮引起了矛盾。计家人说,黑老庄是他们亲戚的地方,不让周家人住,直接成为计姓的黑老庄。计家人说的没错,最早是计家亲戚的地方。可是,周家的姑娘就是嫁给计家亲戚做妻子的。说白了,黑家就是计家和周家的亲戚。两家都能住这个黑老庄,要说直接属于哪一家的,应该是周家的,因为,周家姑娘嫁给黑家,又把娘家侄儿抱养,也可以说是周家的产业。为了这事儿,计家和周家打起了官司,担当人是:周家是尚俊,计家人是汉武。
汉武比尚俊小两个年龄段,在思维上汉武就比尚俊优势,平时,汉武还假设事件,培养帮手,进行练习打官司,增强打官司能力,总结打官司的经验,可以说是专业打官司的高手。从年龄上说,尚俊也比不过汉武,从能力上说也比不过汉武。计家人也只能是汉武了。
周家,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成华,成华虽然比汉武也大,成华有一个优势点,周家湾方圆百余里人,都把成华称呼周小爷,说明成华非常有威望,应该和汉武对弈,在这个川道里汉武和成华比较有名,他们两个对质应该打个平手,谁上一分谁就赢了?可是成华并不出面,他自己知道他的能力,和威望远远不如尚俊,多年来,他亲身体会到尚俊的实力。成华被人们称呼小爷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他在周家族里,属于小门间,小门间出大辈份,是尚俊的叔叔,从年龄上说,尚俊比他还大三岁,所以俊的孙子跟儿子老六老七老八年龄都是相仿的,那么尚俊的后代,自然把成华叫做小爷,周家的亲戚多半都小他两辈,所以见成华都叫小爷,远距离的邻居人,不知道这种情况,以为成华是靠山王,。第二个方面,他的二外甥参加国军,又身为团长,每年看望舅舅的时候在五里地远处,就下马拉着马走向舅舅家,给人们的影响,周小爷确实厉害,国家的一个团长要去他家,大老远都要下马。他五外甥又是地方民团的团长,赵老五团长,民间百余里的人,人人都佩服,他的舅舅人不尊重吗?所以远距离村里的人们都把成华称为小爷。这样一来,成花的名声远扬,好像他就是一个靠山王。那个时候人们把靠山王都叫做小爷。其实成华并不是什么靠山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种庄稼的能手,多半都是给他侄儿发点脾气耍个牢骚,啥的?
关于黑老庄的事情,是计家人写状子,状告周家人,不应该坐在黑老庄。周家人是被告,计家人是原告。这场官司只能是尚俊和汉武出场。平时汉武把尚俊叫小爷。尚俊和汉武到了宁夏府,一路上汉武特别照顾尚俊,汉武还是把尚俊叫小爷。到了法庭上,两个人就是敌对人了,两个人的分辨不分上下,谁也不让过谁?只要一出厅两个人住在一个招待所里,汉武照样伺候他这个小爷。
第一场官司谁也没有打赢,也没有打输,两家是平手。时隔一年之后,汉武又状告周家人,这次人家做了充分的准备。计汉武到处搜集材料,他看准了黑老庄这座小庙,庙里有一口钟,钟上面写着黑家人的名字多,也没有写计家人,也没有写周家人的名字。汉武发现还有姓李的人,他想,如果给“李”字上面加一撇,就变成“季”字,他花了一年时间,找来了会做钟的人,给李子头上加了一撇,变成了季姓,汉武在状子里写道:季、计不分。就以计、季不分,把黑老庄分了两个部分,三七开的分成,周家三分,计家七分。至今,周家人没有住人,全是计家人住,但是黑老庄仍然是计七分,周三分。说来可笑,无稽之谈!
官司打结束以后,还没有等尚俊缓过神,给成华汇报打官司的经过和结果。成华心里有些不满,他把几个儿子叫过来商量了一下,给尚俊点颜色看。派老八过去山后面把你尚俊大哥叫过来,小爸“成华”跟他有事要商量。尚俊来到咱们家的时候,只要听到拍桌子声,你们就动手。老八(成华的八儿子)马上过山后头,说大哥(尚俊)小爸(成华)叫你有事商量。尚俊没多加考虑,心里想叔叔(成华)找一定有事,就和老八一同过去成华家。没有任何防备,当尚俊进了成华的大门,刚到成华家的当院,只听里面拍桌子的响声,并且说,都站着干什么?这时候大门楼的两侧出现了成华的两个儿子举起棍子,两个人的棍棒交叉着,跟在尚俊后面,从上窑门里出来成华的两个儿子,手里拿着棍棒挡住了尚俊的去路,尚俊的前后各站着成华的两个儿子,就要马上动手了。就在这个时候尚俊的五弟拉着骡子,骡子身上驮着一桶水,从成华的大门口路过,不经意间向大门里扫了一眼,看着大哥正在当院,被四个人团团围住,而且,他们正在交手,幸亏大哥手里还有武功,说是迟,那是快,老五从骡子背上抽下了桶棍,一个箭步冲进大门,三下五除二把那弟兄四个打翻在地。大哥才躲过了一劫。回到家里,尚俊跟五弟排查了一下,今天,成华小叔到底找我有什么事情,咱们家谁犯了人家的事了?怎么动气?过来几十年,咱们两家是有小矛盾,但没有动过手啊!今天看来老人家真生气了,他早有准备看来是要我的命啊!老五说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你刚刚跟计家人打完官司,官司又没有赢,陈华叔叔不是来惩罚你吗?惩罚你是有原因的,第一官司没有打行,你给周家人丢脸了。第二,人家是周小爷,远近闻名的小爷,这么大的事情,不让人家露脸,你跑到前面去露脸,那不是夺了人家的威风吗?尚俊说,也可能是这回事儿吧!尚俊闲下来认真想了这个事情,在打官司之前,他跟成华交换过意见,陈华说他打官司不行,就让尚俊去的,为什么又漫不溜溜的来了这么一招?让尚俊实在是想不通。从儿童时期一直到了成人,叔、侄都快花甲了,没有大的矛盾出现,他一直让着这个叔叔,没有想到叔叔来黑的,在说了周家湾搬着指头算也没有几家人,只有三家人。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非要这样去对待,这让尚俊实在是想不通。不愿意跟他理会了,两家人好几年都没有来往。成华八个儿子,尚俊五个儿子,力量也算是有悬殊的啦!可是从年龄上说,尚俊的第三个孙子和成华的第八个儿子同岁。从人丁的角度来计算,尚俊大而人丁还是旺盛,不过人家只有两辈人,尚俊已经三辈人了,在常人的估计下,成华的八个儿子,一个儿子生两个儿子,也16个儿子了。尚俊生五个儿子,一个儿子生两个儿子,才十个孙子。成华就16个孙子了,这下人丁就悬殊更大了,没有想到的事,成华的孙子竟然不多,只有五个孙子,五个重孙,还没有想到尚俊的重孙三十多,玄60多。尚俊经常说这话,你们要好好的做人,一定要维护成华这一家人,这家人从内心来说,没有复杂的想法,毕竟是同族人!成华在周家湾的东庄住,尚俊在西庄住。农田大部分在村子东面,尚俊家人,每天都要经过成华家的场院。从年龄的角度讲,尚俊每辈人都被成华每辈人的年龄大,尚俊后代得让着成华的后代,再说了,成华家是长辈呀!让一让,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若干年,在成华的四子尚惠当了家,两家人的后代,关系融洽如初。小爷的称呼一直延续在成华家里,秉云,还是周家湾里,周家人的周小爷!尚俊的后代,“秉”字辈,已经去世完了,成华的后代,“秉”字辈一个都没有去世,成华后代的最小的“秉”字辈,和尚俊后代的“志”字辈的老二同岁!周秉云是最小的,周家人谁敢不叫小爷,就是不叫小爷,也是小爷,这是木板上钉钉子实打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