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庐山会址下行过听泉桥,有一条回龙路。石砌甬道,绕山而行。两边的古木上下错落,参差并立,像衣着铠甲的武士,一个个面无靓色,怒目圆睁。
因是下午近四时,加之微雨,雾霭朦胧,天色越发的暗淡,路上绝无行人。一个人的行走,虫鸣连着足音,有如太古洪荒。撑着一把伞,仿佛抵御着渐行渐近的黑暗,把万事万物挡在伞外,殊不知,黑暗是挡不住的,且越挡越黑,越走越觉得荒凉。想前面究竟是个什么去处,我从来也没有走过的去处。如果是你,此时此情此境,一个人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既无目的,亦无目标,你怎么做,怎么想?
绕过几个弯道后,有水鸣呜咽,且渐行渐喧,以至轰鸣,我有些兴奋,脚步也似乎得以加快,随着路转空现,忽见两道白练如银河双泻,倒挂石梁,轰然有声,直缀云端。白练有如两块巨形泾宣,若有高手挥毫,定作垂天对联。飞花似雪般的水色雾气迎面而来,与绵密如织的微雨混成一气,给整个空间与山色添上厚实的外衣。站在拱形交芦桥面上四顾,心与天地万物浑为一体,世界在变小,我却完全失去了自我的存在与意识,连同这个世界一起,融入到周身的无边轰鸣中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一个人的世界既辽远与空旷,也狭窄与渺小,内心对眼前的景色有些暗合,也许其境太幽,也许其心太古,我感到有些寒意。正在犹疑之间,头上不时传来汽车的鸣叫,我猜疑可能是到了芦林湖,顺着石砌的游步道继续向上攀登,一桥飞架,宛如长虹,桥外是悬空百丈的高坝,即刚才所见的白练两道。桥内则是碧波万顷的平湖,一亭萧然,朦胧于水色雾气之中,若隐若现。桥面的两排路灯,整齐划一,还没有放亮,我也知道,就是昨晚从住处遥观的两道光源了。
本想站在湖边多看看眼前的湖光山色,无奈水气迷离,烟雨绵密,根本不由你放眼湖中,遑论山影树色。夏日的雨丝本就是最为惬意的清凉,但山中气幽,时间一长,身着的短衣似乎有些不耐轻寒,以手抚之,希望给些暖意于裸露的双臂,但暖以自暖,总觉不力,奈何奈何。
其实这里我来过多次,若是晴日空明,一眼就能望见湖的对面芦林一号的建筑,过去是毛泽东故居,现在是庐山博物馆。房子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建成,一层四合,中间是个偌大的院落,院内的绿色植物映靓了四围的超手游廊,建筑的东北面展着主席当年使用的旧物,据悉,所有布置均按原样排列,甚至小型会议室也尽显当年肃穆庄严。
毛泽东对庐山的钟情可与当年的蒋某人难分伯仲。先是住在美庐天天感受着当年明月,后是移住芦林一号面湖而观,尤其是面对如此群山中的碧湖荡翠,多次激起毛先生的游泳旧癖,1961年竣工后不久就入住此地,这年的8、9月份,正是夏秋之交,一到中午,毛泽东就想着下湖畅游几圈,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像毛泽东这样的大仁大智者每一遇上好山好水怎不忘情呢。宽阔的湖面映着蓝天白云,尤觉凝碧,加之九奇峰翠绿的倒影让湖中仰泳的伟人也常常浮想联翩。毛泽东自幼爱好游泳,从来就是个天性自由的人,既不讲究游速,也不讲究泳姿,怎么自由怎么来,怎么舒坦怎么来,但他喜欢在水中自由遐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是个典型的浪漫诗人气质的政治家,尽管赏尽山光水态,他的内心总放不下他的舞台与剧情,以及与之一起战斗的战友们,包括他的政治对手。他把整个中国的政治核心搬迁到了庐山,庐山也自然成为他的政治舞台与政治中心,甚至世界的风云气象,也尽在他的眼前展现。庐山的辉煌在他的编排与把握下又一次熠熠生光。眼前,飘过的几朵浮云,悠然而往,映在波心,正好也映在他的身上。他微闭双目,放缓游速,以几乎不动的仰姿漂浮在水面上,有如梦幻,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但身边的陪泳人员很快就靠近他,这是在庐山,在水上,在一个以风云涤荡为中心的政治舞台上,世界风云激荡变幻,不可能永远这样波平浪静,云淡风轻。
记得当年毛泽东在芦林一号时为庐山的常委们写赠过的李白诗句让人记忆深刻,无论是书法水准,还是诗情用意都大大增添了庐山作为“人文圣山"的文化内涵: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我对这件书作印象深刻,几乎是毛的得意之作,成为他一生中难得的书法精品,这件书作也永远与庐山连在一起。如果沿湖而往,前面便是毛泽东诗词碑园了,若是晴天,则可以一往。我以为,此处景点是近年来庐山新添人文景观最靓的一笔。山水之中的芦林湖和她的一号别墅,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墅因湖而展,湖因墅而彰,这要感谢当初的决策者与设计者,加之诗词碑园的介入更可谓是“黄金组合"了,减之一分似太轻,增之一分则太赘,至此,就园林的设计理念而言已达圆满,不可随意增减。随着历史的过往逐一走进时间的烟雨之中,也被这片山水所珍藏。
别墅小院的驳坎前有个半岛,是当年毛泽东游泳下水的地方,原有个小小的木屋供更衣小憩,现在不知还在否?每次参观至此,总要在当年众多的黑白照片前伫立良久,一个个衣着泳装的伟人们原来也有这么平凡的一面。只可惜这个水库自1978年后改用饮用水源,不让游泳,不然的话,作为山里人,偶尔来个浪里白跳,翻转身姿,畅游一番岂不快哉。
如今的芦林一号改为庐山博物馆,馆藏着不少的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五百罗汉图》尤为有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憾在门前的书法摊位品味、形象有失水准,让人呵呵。
回来的路上,与几个山下的老友微聊,坐在木屋前,面西而向,天空似乎开朗了不少,于是几杯素酒下肚,不免又念及山外的友人来,伴着山虫唧唧,口有呢喃:
一桥烟水寂无边,雾锁栏栅有隐泉。
向晚更添诗数盏,山中微雨嫩寒天。
2020.7.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