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现代诗词对联交流璐路素颜风吹月走
背古诗文第33篇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注音版

背古诗文第33篇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注音版

作者: 子沐春秋 | 来源:发表于2024-11-21 10:33 被阅读0次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断肠人 在 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元曲小令,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天净沙·秋思》创作于元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往往流离失所,漂泊异乡。马致远在科举落第后,转而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这首小令正是他这一生活状态的写照。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时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西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游子还漂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

作品中列举了十个意象,包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凄凉、萧瑟的秋景,也反映了游子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马致远巧妙地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游子内心的凄凉、悲苦之情寓于秋日的萧瑟景象之中。通过描写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游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作品中意象繁多,但排列有序,形成了由下及上、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使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特点。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但语言极为凝练,意蕴深远。作者通过巧妙的用词和意象的排列组合,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品通过描写秋日的萧瑟景象和游子的漂泊生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之情。这种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渲染。

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游子思乡和倦于漂泊。它反映了元代文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流离失所、漂泊异乡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元曲小令。它以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相关文章

  • 夕阳西下,古道瑟瑟伤天涯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 关于旅行

    :马致远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 王国维为什么说《天净沙秋思》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呢?

    前言 有人问:王国维为什么说《天净沙·秋思》有唐人绝句的妙境? 《天净沙·秋思》是元人马致远的名作,马致远与关汉卿...

  • 立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 景色是优美,心境却凄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 百日挑战之四十五日――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读完《天净沙.秋思...

  • 远方的家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朝体裁:曲 枯藤老树昏鸦, 小...

  • 写给秋天的曲――《天净沙·秋》晨读感悟

    今天是我们班参与彩虹花课程第16节; 今天课程的收获: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书法赏析一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 秋思之祖

    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世誉为“秋思之祖”,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马致远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古诗文第33篇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注音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fg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