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摆脱过去对我们的束缚吗?当我们成年后会逐渐发现童年对我们的深刻影响,有时因为小时父母对我们的责备让我们丧失信心,有时因为跟同学相处不好让我们人际关系不良,有时因为父母某些问题让我们在自己婚姻中没有办法保持亲密关系。在精神分析中我们一般会把他们称为创伤,并且在经典精神分析中创伤就是引发我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这在现代心理咨询中也会运用到,通过探索你的童年创伤来帮你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现在的认知和行为是如何产生的。那就出现一个问题了,即便是我知道了过去创伤对我产生的影响,我现在就只有认命了吗?答案你当然心知肚明,因为谁都不愿意认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开始研究到底如何超越童年对自己的影响,其实这在心理学界倒是常事,因为想要解决自己的某部分问题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那阿德勒有多自卑呢?幼年时期患上佝偻病,又矮又丑,虽在富裕的家庭,排行老二,却也可想在兄弟竞争中肯定不顺利。5岁时还患上肺炎,险些丧命,试想一下,那么小的孩子就在死亡恐惧和自卑中成长,没有强大意志是很难出众的。可偏偏上帝就给阿德勒开了一扇窗,让阿德勒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了一名医生,而后与弗洛伊德相识,开始了精神分析的学习和研究,并被弗洛伊任命为接班人,之后因为在很多观点上的不一致而分道扬镳,自己出来后创立“个体心理学派”。那我们一定就会好奇,阿德勒是怎样做到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那就是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的联系以及自卑感与优越感。感觉上似乎在进行哲学层面上的探讨,实际上是在帮助你重新认识你自己,我们不妨试着自己思考一下,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而存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但是思考过程基本是这样的,就是先对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世界进行总结,然后暗暗贯穿于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于是你对自己的见解就形成了。这也是我们经常会说为什么一路平坦的人更乐观,坎坎坷坷的人更悲观的原因,因为你的过去给你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所以要让乐观的人真正理解悲观人的想法是不太可能的,让悲观人的真正理解乐观人也是不太可能的。当然其实两者无所谓对错,毕竟真理都是相对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好,如果你真正理解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别人无法真正理解你的行为。
关于心灵与肉体的联系,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我觉得最合适,那就是“精神因素的核心力量是有预知能力并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基本上积极心理学和吸引力法则都在说明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自己精神的调整而指导自己的未来发展。我们来看看阿德勒关于心灵与肉体的联系是怎样看待的。他在书中说:“身体如果不能去适应环境,达不到环境所提出的要求,就是使精神上的负担加重。……只要克服了精神上的障碍,身体的缺陷就不再是障碍,反而会成为一种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心灵与肉体是紧密相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既可以是同步保持一致,也可以互补保持统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身体有缺陷或者说你对自己身体的某部分不满意的人,如果与心灵同步保持一致,那么就会觉得自己有残缺、对自己不满意,进而觉得自己很糟糕而陷入自卑中,那如果与心灵互补保持统一,就会想办法去补偿这部分的缺陷,使自己保持统一,进而就让自己在其他方面发展为优势。所以对于我们自己身体的认识实际上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并不取决于外界,当然外界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如何超越外界对我们的影响则是我们稍后会提及的。
关于自卑感与优越感,首先自卑心理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书中提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只是每个人的自卑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时,第一个孩子会吓得躲到妈妈身后,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原地不动,脸色惨白,说“我一点儿也不怕它。”第三个孩子则瞪着狮子说“妈妈,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你会觉得那个孩子是自卑的?哪个孩子不是自卑的?实际上,这三个孩子都很害怕,但是表现方式却不相同,这是由他们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有时我们的表现方式会欺骗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并不害怕,久而久之,这些没有消除的自卑反而会越来越强烈,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紧紧跟随他,以至于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阿德勒给自卑情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正因为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他们就想通过一种优越感来释放自己,但是其实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于是我们往往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搁置一旁,而从哪些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求优越感。我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开导致失败的因素,而不是勇敢向前,争取胜利。在困难面前,就会变现出犹豫不定、不知所措、畏畏缩缩。当然,阿德勒并不认为自卑感只有坏处,也会有好处,就是自卑感会促使我们去改变自身的处境。正如你在某方面越自卑,才会促使你想要去超越它。
接着阿德勒便在书中说明那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自卑感,换言之,就是通过那些方面的改善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自身,克服自卑感。
首先就是我们的早期记忆,在人的所有精神世界中,只有记忆可以透露出人的真情,记忆就像是一个人的影子,时时提醒着我们自身的限制和环境的意义。因此,如果要改变童年对你的伤害和影响,就是不断改变你的人生态度或对记忆中的事情作不同的解释,这样你的记忆范围和记忆意义也就不一样了。当然这是极难的,尤其是童年早期记忆,所以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就是不断地探寻我们的童年记忆,然后进行相应的解读加工等,让我们重塑健康人格。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我们更为深远的外界因素就是家庭、学校、职业、社会群体、爱情与婚姻。因此阿德勒也从以上几个方面以及重要的青春期阶段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超越我们自身。家庭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固然就是父母,就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以及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母亲的责任是双重的:首先要让孩子有一个信赖他人的初次经历,然后要将这种信任延伸到整个社会。尤其提醒一下,是信任而不是依赖,我们现在家庭中很多时候给予孩子的是依赖而非信任,两者之间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当孩子婴儿期时,孩子因为饥饿而大哭呼唤母亲,如果母亲及时回来给孩子喂奶,那么就会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依赖感,但是却不是信任感,但是如果母亲回来给孩子喂奶的同时多抱一会孩子,或者给予孩子其他的需要,比如爱的关注与微笑,那么孩子建立起来的就是对母亲的信任,即使在饥饿时会有威胁感,也会相信母亲与自己的关系与连接。父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就在于母亲是否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延伸给父亲,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所缺失的,因为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家庭关系中,孩子往往与母亲的关系亲密却与父亲关系疏远,比如,母亲只想让孩子属于她个人,根本不想让父亲融入到她与孩子中间,或者有的家庭直接将孩子视为父母战争中的一颗棋子,父母双方都想让孩子依附自己,希望得到孩子更多的关注,这其实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对婚姻的初次印象,如果父母之间并不合作,孩子的合作精神就无从谈起,对其今后的社会关系和亲密关系都会有重大影响。因此父亲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可以适当处理人生三大问题,告诉孩子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关注他人。
如果在家庭中能够逐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与合作精神,那么在学校、职业、社会群体和爱情与婚姻中就会提供良好的沟通基础而逐步克夫各个时期的困难,如果在家庭中没有建立好人格与合作精神,在后期也是可以通过更多的努力而发展起来以及改善,只不过要改善人格还是需要更为专业的咨询师来提供支持。
阿德勒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认识我们自身的缺陷与自卑,并提出重要的“合作”精神对我们的重要影响,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在某些方面与他人有所区别,但在人格和尊严上是与他人平等的,那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扩大自己的人生限制,进而不断地超越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