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
赶考路上半枯焦。
考生心内如汤煮,
闯关过后把扇摇。
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天,郑州室外温度41度热浪滚滚,浊气滔天。气温进入焦烤模式,而我们的高中生则进入了高考实战状态,学生的心理我不知道会是怎样?但对于学生家长来说用煎熬来形容更为合适一些。
河南 参加高考的人数有125万之众,稳居全国榜首,能录取到大学的,能有多少人呢?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两天网上又在议论高考的难度,高考录取的不公,也是司空见惯的议题,再过几日,又将复于沉寂,只有那些来年或者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家长,心中又增加了几分焦虑。请看下面这张图,让你惊叹差别之大,内卷之严重。说句真话:中国高等教育布局的不公平是制约中西部省份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应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
河南省高考一本录取率全国垫底。
对比去年的录取情况,一本录取率排在全国前三位的皆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
第一名:北京市,30.5%,其他省市望尘莫及,坐拥26所 211高校,首都北京无愧其名。
第二名:天津市:24.1%,天津一直比较低调,只是因为北京掩盖了其锋芒,放眼全国,天津市的教育水平也是拔尖的。
第三名:上海市,21.8%,“魔都”上海,有着复旦、上交、同济、上海大学、上海理工、东华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落户,加上变态的经济水平,有此成绩也是理所当然。
从名单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河南省一本录取率只有7.8%,排在末尾,连南方地区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广西地区也有8.4%,可想而知河南省高考内卷有多严重,高考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却只能沦落到一本录取率跟教育如此落后的三线地区混为一谈。
我终于知道河南考生逃离河南的缘由了。
真的不期许实现所谓的教育公平,世界上哪有什么公平?只要能合理就已经阿弥陀佛了,河南人口现在一个多亿,而985大学为零,重点大学好像只有一个郑州大学在全国不上不下的,人均高校拥有量这个指标,我觉得是对一个省的高等教育配置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好的评判参考标准,河南是高等教育学校的贫困户,这个是不争的是实,我强烈呼吁应该在河南增加两所985,再增加两所211,这才算合理一些。理由有三:
1.河南为全国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建立一个985的农业大学合情合理。
2.南水北调工程,这是一个世纪工程,水取自河南南阳,把丹江水库甘甜的一级水,源源不断的送往北方。为国家的水利平衡及饮用水安全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建立一个985的水利工程大学也不为过吧。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夏,商,周遗址分布在洛阳至郑州的黄河两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被誉为最早的中国。黄河生态文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应该在郑州建立一个重点大学,名字就叫黄河大学。在将黄河流域提至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强化黄河流域城市实力,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郑州已是国家中心城市,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黄河大学呼之欲出,当仁不让。
看到这张图好难过我们不要把过去四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考制度混淆了。高考制度不会变出更多的大学生来,只有发展高等教育,才能让更多国民接受高等教育。高考制度是高等教育正常化的重要部分,为高等教育正常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高考制度不改必定会导致严重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教育焦虑不愿意生孩子就是结果之一。
中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90%,然而,为了争夺名校名额,导致超80%高中生近视,中小学心理问题比例达20%。继续坚持名次评价的录取制度,只会产生更严重的内耗和内卷。高考改革不是不要高考,而是采取更科学,更适合育人的方式,配置教育资源。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国家人才的竞争其实是国家教育的竞争。河南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是到了该解决的时侯了,这块短板应尽快补上。
2021年6月7日于郑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