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手记#发声者的尊严

作者: 迷穀__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6:34 被阅读7次

打小我就觉着,每逢春节过年就是一段略显凄清的日子,寒风凛冽,畏首缩脚,行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袄,缩着脖子,低着头各顾各的匆匆行走。道路两边、各家门口挂的大红灯笼也都飘摇不定,商店差不多的都关了门,怎么看都显出一股子“风雨欲来”的悲凉来。

#还乡手记#发声者的尊严

要谈“返乡”的话,那么长久以来,在我的认知水平里,总有一个问题不甚明白:在现代这样一个通讯极为便利、物质十分发达的社会中,久居他乡的年轻人 依旧要在春节的时候,“长途跋涉” 回家。可当回家以后,也无非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同手机甜甜蜜蜜,偶尔再和爸妈斗智斗勇而已。那么如果仅是这样,家里的父母为什么一定要求子女回家过年?年轻人又为什么一定要跳进春运的浪潮里去?我解释不了,因为作为一个95后,我也是这场定时迁徙活动的践行者。我只是估摸着,大约像是梁秋实说的“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

我的家乡在秦岭山脉南边脚下的一个小城市,为了准确表述出这个地理位置,检索中,我发现百度百科用了“北依秦岭”这个词。细下体会,编辑这个词条的人语文一定学得比我好,距离感把握的恰到好处。说起来,也十分有趣,这个地方按行政区划划分归于陕西,属于北方;但倘若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地理位置,则份属中国南方了。因此,这里的风俗习惯、人文氛围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模样。

现下我是一个大三的学生,前十八年没有离开家乡在别的地方呆超过三个月以上,所以实在犯不着这么早就开始纠结过年到底要不要回家。今年放寒假之前呆在学校的最后那段日子,我们宿舍晚上常常聊到深夜,在大家的谈话中,至少到现在都还觉得寒假要回家过年,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游子离家在外,在愁苦于他乡食物味同嚼蜡的时候,总会牵挂起家乡的某个饭菜。以往回家,“面皮”这个特别有代表性的食物总是我每天的早餐,这次回家,刚下飞机还在机场的时候就接到了妹妹的电话,问要不要提前帮我去买两份,我欣然同意。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我才会十分高兴她放假比我回家早。听妈说,二姑家的一个表哥回家也总是疯狂弥补在外面对面皮的亏欠。

时间总是不知道去哪了。算算日子高中毕业也该算是第三个年头了,回家一趟偶尔遇到三两同学,聊起来总也该开始说到工作考研云云,平素在家闲下来跟妈聊天的时候,也总免不了听她说到七大姑八大姨家某某大学毕业做了什么,这样放松愉悦的聊天里正让我觉得二十郎当岁正是无比迷茫却又觉得人生有八万四千种可能的日子。

#还乡手记#发声者的尊严

虽说暑假也在回家,可其实很多人也只有在寒假过年的时候才能见着。我有五个姑姑、两个舅舅以及不少的旁系血亲,但真要说起来我家亲戚应该还是算不少多,可我却头疼无比。小时候还过得去,只要乖乖听话顺着爸妈的介绍打个招呼,他们就能放我去一边,哪怕把天炸个窟窿,也打不断他们聊天的兴头;可现在却大大不同,亲戚们总把我放在和他们一般高的位置上,时不时便要抛过一个话头来,我则得像上高中数学课一样,时刻集中精神给接住了。更可怕的是,亲戚们会用各种期末考试也见不着的司法案例对我狂轰滥炸,我一个刚迈进门槛的法学生哪里禁得住这样的拷问,常常借着去厨房给我妈帮忙的理由逃之夭夭。我妈也常常因为这样批评我不接地气。

中国传统讲究凡事都有阴阳两面。这样战战兢兢的谈话也不例外,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亲戚们的言谈让我惊叹我和他们好像活在两个社会时代。他们时常会互相传播各类“加急告知”:比如“某某手机病毒会盗取你的隔离银行卡密码,不能点开某某消息”,又比如“某类动物不能吃,传播某种病菌”,这样的消息不胜枚举,我看完后常常跟妹妹吐槽,以加急消息出现的速度来看我们这个小城市的危险情况,那八个方位都得有一伙消防部队坐镇才能保大家平安。

他们也常常互相讨论时事热点事件,按理说他们讨论这样事件的时候,学法的我应该是很高兴的,人民在对话和讨论中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并且参与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去正是如今法治社会应当做的。可是让我觉得无法沉默的是,他们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往往来自于各类微信公众号的评析,没有任何逻辑联系,没有任何理论依据,很多时候提出的观点,往往仅仅来自于公众号那篇文章作者的义愤填膺或者对社会难以抑制的愤懑,也不知道是先入为主的影响还是对于媒体的相信,他们总对这样的空穴来风深信不疑,这样的时候我的发言又使他们将我放在了小孩子的位置上。

#还乡手记#发声者的尊严

正如我前文所说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通讯极为便利的信息社会,以往几千年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信息传播如此之快的时代,如潮水般的信息量轰炸着人们的大脑和感官。我记得马东老师曾经在《奇葩说》上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因为说话是不需要负责的,所以每个人都能够随意的向他人传播自己的观点,而不必去考虑这样的言辞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诚然,自媒体时代是一个能让社会变得更加活跃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发声,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你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需要多考虑一下,其实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比如自己的父母、远在家乡的各路亲戚,他们是没有从小被教育说,我们要去对各种信息或者言论进行质疑,他们没有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能力去探寻这个消息的出处的,他们很容易被煽动,那么很多没有依据的东西但能点燃人们共情心的信息就开始大量传播。我们在小学刚开始学习语文时,就要学习新闻有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简明性。那在媒体信息充斥整个浮躁社会的今天,我想说一句严重的话:这样随意发表言论不计后果的社会现象是新闻和媒体界的耻辱,也是每一个不考虑后果随意发表言论的自媒体者的耻辱。

在这样的返乡途中,我越发的对中国各路媒体造成的坏的影响感到担忧,不管怎样,还是希望每一个发声者,请你为自己的言辞保留应有的尊严。

#还乡手记#发声者的尊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乡手记#发声者的尊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ki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