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了一周,她说,她终于决定放下了。放下关于工作的惯性思维,进而调整在思维指示下的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9128001/7e808bda39718819.jpg)
放下她一直以来所在意的她在同事眼中的价值,对得起自己就好。别人怎么评价是别人的事,与她无关。反之,对待别人她的内心也不再做任何评价,因为也与她无关。再也不为了想要别人觉得她“好”便总是委屈自己,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不合群”而强迫自己参加应酬或组织应酬。
我说:这样和同事保持距离,不容易有朋友啊。
她说:四十不惑,应该没有什么能够诱惑到她了。单位是工作赚钱的地方,不是交朋友的。那儿不过是交换彼此利益需求的场所罢了,如果你无所求,应酬这件事的价值则大大折扣。特别是对她这种极不喜和非朋友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豪言壮语的人。对她而言把酒言欢仅限于和朋友。这种一晚都需要带着“职业假笑”的她已经够了,浪费时间和精力,有这空闲不如读书、码字对她更有吸引力,因为她不想在职业上有任何想法了。
她说:请不要幻想在工作的场所能够有知己,共事就意味着彼此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矛盾。矛盾因个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产生,产生的原因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差异的大小和是否重要并不成正比。无事则罢了,有事的时候那么一点儿差异造成的破坏有时候是毁灭性的。她说:人性有时候会“恶”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我说:在很多人看来,你的实力和年龄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这样做你也许会失去在单位的所有机会。会滑向单位各种圈子之外,成为他人眼中的透明人,这在职场可是大忌!
她说:的确是这样,在职场里打拼融入某个或某几个圈子是很有必要的。但她已经厌倦了这份做了二十年的工作,她认为一生只做一种工作真的很乏味,也很愧对自己的人生。
我说:那你不认为一生踏踏实实只做一个工作说明这个人持久力很强、很执着和专一吗?
她说:我不否认,也不苟同。我就是我,我想要尝试其他的事。不是都说人生就是一趟旅程吗?我在这个地方停留了我一生的三分之一,我想要赶往下一站了。我想欣赏不一样的风景,我不想等我老了后悔以前为什么要沿着同一条路走到生命的尽头。
另外,以前我总是让家人为我的工作让路,遇到二者的冲突时,我总会毅然选择工作。在职场上受了委屈也是由家人充当我的出气筒,而我为他们做的远不及他们为我做的。我现在想换过来了,家人在我心中排第一!
我说:也是的,我们这些当妈妈的大部分在职场中都是和颜悦色,回到家则再也没有力气掩饰自己的不满,将怨气都发到至亲的身上。
她说:其实我已经开始这样做了,而且我发现,放下其实没有那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