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的析,样子应该不会那么好看。
为什么?
《说文》析:“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先激切”。
破木,样子想必不会太美。
从木从斤。斤,是破木的原因吧。
斤是斧斤,铁器。它导致了木的破败。
这样解释合理吧?好像有理。
但,不对。
斤,

不是斧头,而是“啄击”,引申为“击打”,即《说文》释义的“斫木也”。
斤,《说文》的释义“斫木也。象形”是后来的转义。
这个字从乙。
两个乙,是两只鸟的象,是乙的两个变象。
乙,飞鸟之象,这个象在飞字

、卂xun字

里都可以清楚可见。
卂,《说文》:“疾飛也。从飛而羽不見。凡卂之屬皆从卂。息晉切”。
两个不同的“乙”,一个高昂,一个蜷曲;一强一弱,一方压制性的打击另一方。
这是在“斗鸟”或“斗鸡”,是古人(鸟官人皇时期)驯化鸟类过程中优选良种的举动。
斤,就是一个“乙”斫击另一个的场面,是“战胜的状态”,引申为“样貌”。
啄击,引申为“击打、强而有力”,后来转义引申为“斫木”。
许慎收集的释义,是后来的引申。
象形之说可行,但象的什么形需要搞明白。
兵,

从斤从廾gong,是有力的斤,是强势的斗鸟,斤字提供了“强而有力”信息,后来引申为人的“武力”。
兵,不是“武器”,只有与“器”连用,才表示武器,即“兵器”。
听,读yin,现在简化字借来当做“聽ting”字,其实是“笑貌”。
这个字的简化,有些胡闹。
笑貌,也就是胜利者的发声。
这里,斤字就是其引申的“样貌”之意。
在析字里,斤提供了“斫击”的信息,也就是“斫木也”。
为什么不说“砍”呢?
对不起,“砍”字在许慎时期还没有被制造出来,这是个很年轻的字。
斫,已经很直白了。从石从斤,用石头揍那些相斗的鸟,会意为“斫”,即“击打”。
析字,是被击打导致的“破木”。
残破之象,自然不会像劈开的木那样有条理,怎么会好看呢?
分析,既有分,也有析。
分,是用刀八开。
八,就是“使东西裂开”之意。所以,“分”是比较规则的弄碎。
而析,是砸开、击碎,是不规则的弄碎。
这两者,稍有不同。二者叠用,形容打碎的状态很彻底。
有一个类似的从词:分崩离析,破碎的更彻底。
“分析”我们说了,崩与离,是散落的样子。
崩,《说文》:“山坏也“。
从构成上可以清楚看到与山有关。
许慎没有收录“朋”字,应该是失误。
在从朋的字形里,可以看到朋字身影:棚

、堋、淜、弸、倗。
朋,从乙从三个毛。
乙是飞鸟,毛是毛发,三个毛谓之多。
朋,是飞鸟散乱的短毛。
朋友,是散乱的友人。
朋党,是散乱的党羽,古代,朋党是贬义词。
山坏,如散落的羽毛,这个象,坏到了极致,这就是“崩”。
离,就是离散、分离、脱离之意,是逃脱之象。
分崩离析,四个字,也是意义的叠用,说明了“更加破碎”之象。
析,“一曰折也。”
折字,读she,从艸从斤,《说文》:“断也”。
斤字,提供了“斫”的信息。斫草,草断了。
这个象,与“木之破”差不多。
与其说是“断也”,倒不如说是“破草”。这样,与“一曰折也”形成的对照更贴切了。
清阳于2020.1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