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校园霸凌把地方推上了风口浪尖,一系列的处罚,一系列的家访,一些列的知识宣讲,不可谓不行动,普及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起到了警示作用,只是总觉得忽视什么?
一通电话幡然醒悟,“孩子中途离开教室,联系不上。”“知道了,我问他一下,他说肚子疼就回宿舍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孩子严重吗?”“不知道,他说没事。”我们首先要找到孩子,关心他,其次还要叫他敬畏规则,在规则内办事,孩子离开教室可以跟值日班长打招呼,可以跟科任老师请假,也可以到办公室里找班主任或者年级长,可是这些都没有,而是很有个性的离开。
现在的孩子,都讲究个性,认为有个性很酷,这本身没有错,但不能不顾虑到对其他人的影响。
孩子的根在哪?父母那里。为人父母这是世界上最不需要的门槛,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角色,却也是最难做好的角色,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孩子旷课,学校告知家长,家长习以为常,因为也没办法。试想自己只有一两个孩子,而学校有那么多的孩子,怎么能放心地指望所有问题都有学校来处理,更多的应该是父母自己的陪伴和引导,可以和学校联合找方法,但归根结底父母要付主要的责任。
事件不断的发酵,校长免职,孩子的造成的身心伤害已不可挽回。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被网络片面引导。你打我,我打你,大家只盯着最后的受害者,没错,受害者是弱势群体,父母也是残疾人,理应同情理应给他们撑腰,可更应该的是告诉他们如何做好父母。
这只是一个个例,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的呢?笔者就接触过不少,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只管生活费,其它的一问三不知,甚至有些说我不在他身边,我也不知道他;他不跟我说话,我不了解他等类似的话语。问题摆在那里,不知也不懂如何解决。
父母是孩子最亲最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更应该做的是重视家庭教育,对父母进行培训,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让父母有所改变,孩子才可能改变。
当然,父母有责任,学校有责任,社会有责任。要同心齐力,都有做出相应的努力才行。
(一个月后,一个15岁的孩子,中午喝酒加无证驾驶,开着家里租来的小车把另一个12岁骑着单车上学的孩子撞倒在地,惊慌逃走,一条生命就这样从他手里陨落。12岁孩子的母亲哭得肝肠寸断,哭得死去活来,哭得闻着落泪......,这一切又是谁的错呢?为什么悲剧一幕幕地不停上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6980832/351b9fbefb7887a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