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早就来到书啡图书馆,上午给爸妈打了钱,然后电话了妈妈。聊了很多事情,关于弟弟买房的事情,妈妈操的心真的很多,她看了很多地方,也各种纠结到底是要买哪儿?我给的建议是:只给建议而不决定。妈同意这个观点却非常担心弟弟做的决定对他未来的发展不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平时我一打电话给老妈她就问我什么时候再要一个孩子(最好是男孩)。老妈的模式是不为我担心,就为弟弟事情担忧。或许这是一个家族模式的问题:我们一代代的父母永远把关心和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当自己年老却发现儿女不爱自己,不关注自己,生出很多落寞。而做为孩子的我们也是在传承父母的模式:过分关注孩子,担心孩子,我们也学会去忽略上面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忽略掉如何照顾自己的人生,重复这个模式而不自知。家排导师蔡丰安老师说:如何去阻断这个模式就是:把焦点回到自己的身上,先照顾自己的人生,学会爱自己。不懂的爱自己的人,给与别人的爱时会带着很多期待,这样的期待给与对方很多负担和压力。那如何爱自己呢?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待,最简单的就是尝试自己去满足自己的期待。把期待写下来什么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什么是要求别人去做的。在看待要别人去做的时候,问自己:你确定这项要别人才能做到吗?做到这些,内在委屈的小孩就会有些不同。
每一个技巧背后都有一份理论,而NLP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看你怎么说,我看你怎么做。下午的时候我就经历了一次内在重整。
具有亲和力的我今天下午是杨寅导师第19期NLP执行师助教定向会议。杨老师去参加家排导师班学习了,做定向的是伊莎兰的运营总监熊总监。连班主任在内一共有5个人参会。轮到我上去介绍自己的时候,我说的挺漂亮的。可是,大家都说:不对,有什么东西不对。我们的熊女士直接问我:“你的困惑和担心到底是什么?”
我突然懵逼了,难道不是我刚刚说的:课程时长,我有点担心身体吃不消?
其实我还有点歉疚,因为接下来两个周末我都有课要参加,第一个周末是两个孩子舞蹈比赛的时间,去年是老公陪着去比赛的,今年我本已计划好要陪她们去的。而去做助教我必须12天9晚(分布在三个月里面)不缺席陪伴。下一个周末又是高级执行师复训的日子。到底是去做助教好还是去做一个好妈妈好,我内在有很深的价值观判断,这里面有对冲的东西在。而且这份对冲很有意思的是,是在身份层面(NLP理解层次)。
NLP理解层次(关于应用请参考我的文章《你不知道的资格感在操控你的人生》)熊总监直接对我说:“朱婧,你相信就算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你的孩子也依然成长的很好吗?”
我突然泪如雨下,是啊。我特别想当一个好妈妈,是因为内在总有一个声音说:孩子重要的时刻能陪伴在她们身边的妈妈才是好妈妈。我不希望出现我小时候那样,经历人生转折点和挫折的时候,我妈妈不在我身边。当想到这我也才发现,自己深层次还是不接受妈妈的做法,觉得自己的妈妈不是一个好妈妈,依然要证明给自己的妈妈看:你是错的,我是对的,我这样做才是一个好妈妈。也突然看到上午妈妈跟我电话互动的时候,很明显的已经是我高她低,我那颗傲慢的心已经让我内在的序位不同。默默流泪了一会,然后告诉自己:好妈妈不是你说了算的,是孩子说了算的。你不用去做一个好妈妈,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去做助教也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去成就更好的妈妈。接下来什么也不想,然后去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感觉自己暖暖的,背部发汗。
谢谢熊大(对总监的昵称),你的功力越来越强了。
你的话可以很动听,而你的感觉却骗不了别人。尝试去做一个身心一致的人。尝试去做一个好妈妈。
接受问题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