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这书名时,深信这是一本外国著作,后来得知是中国人写的小说,心中揣摩着可能是一位中国作家以外国生活经历作为基础写的故事。归根于原因,都是被“穆斯林”三个字误导,看完小说后得知故事真相,与自己想像中的内容情节相差甚远――一个穆斯林大家族子女的纷乱杂复的爱恨情仇,但实际上却是对一个以玉为生计的普通家庭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点滴描述。
这是个清新的故事,涉及的人物不多,对每个人物的写叙都平实寡淡,全书看完,书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可以传递给我一个深刻弥久的影像,也许这就是此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茫茫现世,毕竟平凡相似、影像模糊的普通人占大多数。都说这是跨度六十年穿越三代人的悲情创作,我只觉得是情节接地气又在某些方面可以腾飞的“特异功能”小说,由于对于情节曲折的故事有着特别的喜好,而这本小说全文贯穿的是让我失望的小家碧玉情节,如此主观的看法难免偏颇。
作者文笔好是不可否认的一点,素雅的景色描绘处处可见,形容词的堆砌多而不腻、恰到好处。全文通过其中一个主要人物楚雁潮对鲁迅文学的译制表达了对他作品的崇高敬意与仰慕。同时,《哈姆雷特》所反映的爱情精神也氤氲缭绕,文中对情呀爱的“咆哮”和全文清新淡雅的主要基调总突现突隐地解释了“矛盾”这个词的大致意义。
主观认为所有人物中生动性最强的是梁君璧,少女时期的她美丽脱俗,对事对人爱僧分明,婚后的她越来越令人生厌,不相信这个俗不可耐、平庸愚蠢、自私势利却又爱耍心机的妇人就是那个灵动旷世女孩的中老年版,是不完满的生活所逼还是大势所趋,没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过这样反差极大的转变附合了《红楼梦》中宝玉的著名论言:“未嫁取的女子是眩目的明珠;成了亲的女子是普通的,光彩全失的珠子;而年老的妇人就更让人生恶了,变成死鱼眼。”不禁怀疑作者让另一个主人人物新月在最好的年华离开人世是为了给读者留下个完美的印象。新月的形象美则美矣,就是稍显单薄,欠缺个性,所以无法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叹,因为觉得她不真实。这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把她自己的角色扮演得可得满分,她是好学生、好女儿、好朋友、好同学,更是勇敢的爱情追求者,可能创作者也觉得这样的人物不真实,不能让读者轻易买单,只能用她的悲剧来加强此人物的存在感。我记住她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身世之迷,不得不佩服作者把这条线隐记得如此绝妙。最关键的主要人物“玉王”韩子奇有着传奇的创业史,他对玉的迷恋已达到成痴成狂的地步。他从孤儿到玉作坊学徒,再从玉器商铺伙计到京城顶尖玉器店大老板再到最后被夺光身家的可怜老人,这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般经历或多或少地挥舞着《百年孤独》里主要家族的影子。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佳作,我的牢骚是主观片面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口水,对其的文学价值毫无影响。此文学作品获得众大家的高度评价,有一个评论指出整块美玉的瑕疵就是梁冰玉和韩子奇、楚雁潮同新月爱情发生线略显突兀,说服性不强。关于梁冰玉和韩子奇不期而来的爱情,我也被震慑到了:异国首都的上空轰炸不断,两个寄居在他人地下室连下一秒的生死都无法预测的“兄妹”居然也能产生感情,尤其是多年后二人回国与家人团聚,梁冰玉对着亲姐也是“爱人前妻”的那一通激情高昂的爱情至上的宣誓更是让我脑袋发麻:看来琼瑶的“辐射”在特定的时期是无孔不入的。至于新月同学与她老师的爱情发展我倒觉得是水到渠成,很自然。当这两个人相遇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有戏。全书读完,我对韩子奇一笔带过的发家过程耿耿于怀,前面我们了解到他准备独立“创业”,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成为名满京城的“玉王”,我不知这是怎么发生的,只懂得他结交了个朝三暮四的洋人玉商。
近来发现自己对文学审美水平下降很多,一本受广大读者及大家高评论与泛推荐优秀小说却有这么多的不满和负面唠叨,我自己也不明白造成此种情况的的深层次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