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为报灌溉之恩情,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还与他一生的眼泪。从一开始,绛珠仙子的传说便赋予林黛玉神秘的梦幻的诗人色彩。
林黛玉自幼丧母,贾母可怜她,便叫人接了她在贾府一起生活。初见林黛玉时:“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文弱风流的美人!
除去她的外形特点,颦儿的一生也充满了诗人独特的孤高浪漫的气息,她能诗,也爱诗。
长姐元春回娘家省亲时,黛玉偷偷帮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家庄园图,以“在望”巧妙地概括了诗人临高俯视的场景。最后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既赞美了当时唐朝太平盛世,也说明上文农民悠闲景象的来由。这确实是美好的想象,也可见深闺中的黛玉并不了解底层百姓的真实状况,不过是博元春一笑。
12岁时,黛玉不忍落花随着流水被玷污,亲自在园内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拿土葬了,方才能保住它的洁净。这件世人看来如此可笑的事情,也只有出自满腹痴情的林黛玉之手。葬花时她禁不住感伤,作出了令世人动容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既是怜花,也是怜己。父母都已经离世,身边也没个知心可靠之人,莫不像这落花一般,自生自灭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句诗不仅阐述了花的命运,也隐隐暗示了大观园里众女儿家的悲惨遭遇。本清清白白来到这世间,却因大观园里的腐败和没落,最终得不到一个好下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女儿的容貌犹如春花一样容易老去,这里的花指林黛玉自身,那人便是指贾宝玉了,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花落人亡。
在海棠社建立后,林黛玉的才华更是得到丰富的展现,如《咏菊》《问菊》《菊梦》等等。
她曾为《西厢记》《牡丹亭》里凄美婉转的词赋痛心落泪,在宝玉送来的旧手帕上诉说情意,香消魂断前焚稿。可谓这一生,她与诗相伴。
潇湘仙子,愿你身旁有墨香萦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