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你在打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板,而这个老板的水平超出自己若干个段位,跟随这个老板让你见识到自己不曾见到的世界,而现在这个老板不打算办企业,要解散员工,当然包括你,而你又想继续与这个老板保持联系,或许将来这个老板会对你有帮助,你打算怎么办?
在假设一个场景:你是一个音乐发烧友,有一天机缘巧合你遇见一个更高级别的音乐发烧友,对方在学识、谈吐、气度都超出自己许多,而自己又想与对方建立连接,怎么办?
在假设一个场景:有一天你坐在屋子里,门外有人敲门,你起身去开门,当门打开的一刹那,一支枪口对准你的头,然后对方恶狠狠的说:进去,把门关着。对方把你逼近客厅让你做在客厅的凳子上,枪口对准你的头,问你:你怕不怕死,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说?
如果你对以上三个场景,感兴趣,可以继续看,如果不感兴趣,可以离开,对这三个场景就是电视剧《天道》里面的三个人物的选择,肖亚文、冯世杰、丁元英。
七字箴言
今年我27岁,从一个武汉考进北京这个大都市,上的是警官大学,大学毕业同学们大多进了公安系统,公安系统工资不高,危险又不低,是一个吃青春饭的工作。而我好不容易考进北京,不想毕业之后进入公安系统,所以我转行做了秘书,毕竟我年轻、聪明、几年的警官大学培养了我敏锐的洞察力。
一个阴差阳错的机会,我进入了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做老板的秘书,进去我才知道原来老板姓丁,从德国回来,学到是经济学,爱好哲学,平时语言不多,这家公司主要是帮人在股市投资,老板对国内的政策、行业、体制有深刻的洞察,而融的资是德国的一些个人或者企业,股市就像老板的提款机,老板做了一年,突然说不做了,我感觉有些不解,但又不好问丁老板,通过这一年与丁老板的接触,我见识到了自己原来不曾见识到的世界,见识了世界各地的精英,感觉他们和我赚钱的方式是不同的,我想和他们打好关系,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一次我问丁老板,如何与高自己层次的人相处? 丁老板告诉我:随缘惜缘不攀缘,我默默的记下这句话:随缘惜缘不攀缘。
丁老板交代我办理最后一件事情,然后可以离开公司,什么事情呢?给他租一套房子,他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呆一段时间,我想了想,选择哪些地点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丁老板交代的是安静,这是老板的标准,我呢?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老板,就这样以后不联系了吗?对了,我有一个警官大学的同学,在西安,她人长的漂亮,或许把丁老板安排在西安,有一个我的熟人照顾,这样或许以后还会有交集,或许没有,管他呢?随缘惜缘不攀缘吧。
农民的逆袭
我是一个农民,叫冯世杰,在西安做了一点生意,就是开了一个小店给人修车,平时喜欢听音乐,为了听音乐,我还曾经去过一趟北京,参加一次音乐会,那场面太震撼了,在西安我经常与买唱片,结识了一些音乐爱好者,平时大家相互交流,有什么好的唱片 ,大家相互传送。
前两天,有一个音乐发烧友,也是一个卖音响的朋友,叫叶晓明,他告诉我遇到一个玩音乐的高手,他的音响以及唱片都是我们不曾见过的都是原装正版,而音响更是我们闻所未闻,我挺好奇。
正好有一个机会见了这个发烧友,叫丁元英,一看让我也震撼了,这个人话语不多,很随和可是让人感觉和他有距离,当对方在和我们说音乐的时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同时听音乐,为何差别那么大呢?
我是一个农村的出来的孩子,我们村是这里贫困县的贫困村,如何让这个高人给我指点一下呢?如何接近这个高人呢?接近之后我又怎么交流呢?
对了这个高人旁边有一个女的是一个警官,正好现在让我给她做音响,或许这个是一个突破口,见到高人之后我怎么说呢?叫上叶晓明,这个人注意比我多,人聪明,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尝试一下,或许有帮助呢?既然想到了,就需要尝试一下,万一成功了呢?
一个“靠”字让多少人裹足不前
文化属性,强势文化,弱势文化,这是元英经常提起的的词,是什么意思呢?他的理解别人不太说的明白,观众的理解就是在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长期在一个环境中的人感受不到区别,只有在不同的环境才能发现其中的区别。
从丁元英那里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不要靠,不要等,等别人安排,等老天安排 这一切其实都可以自己安排。
想一想 你有多少事在靠别人,一个靠字让多少人裹足不前了,让多少事耽搁不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