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是一片蓝海吗?做公号的,下一步都要投入进去吗
叶往:人的阅读方式改变了,但阅读品味想扭转没那么容易。自媒体文爆火的年代,传统文成了地下河,一样涌动着,说会灭绝我觉得有些扯淡,只能说不优秀的文会被淘汰。但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以前火的自媒体文现在也不是无人问津。三红一创以前也爆火,反而成了小众。
我:
无可否认的事,公号现在已经时下坡路了
我:
知识转述知识付费,去年搞得很火,今年也不行了
我:
各平台好多都说稿子饱和了,价格也下压了
叶往:
如果逛豆瓣久了,你发现那些文章和自媒体文背道而驰
我:
豆瓣是一股清流
叶往:
但作者们生活似乎没那么难受
我:
大隐隐豆瓣
我:
豆瓣是抱着玩的心态,没人靠这个盈利
我:
自媒体是盈利的
叶往:
所以我们以前总觉得不写自媒体文,作者们就活不下去了。其实是自己坐井观天
叶往:
豆瓣作者有公众号的也不少,盈利的也不少
我:
而且玩的人群也不同,自媒体门槛很低,很多初中没毕业的家庭妇女写稿
叶往:
所以,只有文章好坏
叶往:
能长久留下来的都是经典
我:
豆瓣上很少全职写文的
叶往:
靠鸡贼混日子的人,总会被日子所混
我:
豆瓣和自媒体,写稿的语气都不一样
我:
自媒体是有明确读者对象的,是和读者面对面交流说话的感觉
free:
同意叶往说的
叶往:
你会发现,自媒体大神,往往写出几篇文章,就江郎才尽了,然后然后就各种招募作者,建立作者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我:
豆瓣往往还是传统文学的模式,认为读者是他者
叶往:
自己是被一群作者捧出来的,没有长远的写作动力
我:
都是写书评,魏小河和止庵就不是一个路子的
free:
写出来了肯定盈利
我:
不光是动力的问题,豆瓣式的写法,放在自媒体上,读者不喜欢。最终结论,这叫不重视读者,不会迎合读者,没有与读者互动
free:
但没写出来时,最好不要抱着盈利的目的写
free:
不然肯定写不出来
我:
盈利和写作不一定非此即彼
我:
盈利态度写,不一定写不出名著
我:
抱着伟大理想写,写不好的比比皆是
叶往:
赞同
叶往:
人家挣钱为动力也没什么错
free:
个人感觉,以盈利的目的写,会容易急功近利,以致基本功不扎实
我:
心里一定要过了这个坎,纯文学,铜臭之类的想法不能有
free:
写出来了,盈利是必然的
free:
只要活着
我:
急功近利,有可能反而更用功
我:
不是产品好就有人买,更不是生产了出来就肯定有人买,这不是计划经济
朵朵:
世界名著有很多在当时就是畅销小说,而且也都是连载作品。大作家都是自己创作报刊,自己当编辑,自己在自己的报刊写文章的。巴尔扎克,狄更斯等都是如此
我:
恩,当时无人问津,百年之后洛阳纸贵的,这种故事渲染的太多,造成了错误导向
我: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读者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基本是恒定的
我:
能焕发第二春的名著,因为人家第一春也很有底子
free:
有道理
free:
梵高的画,是个例
free:
大部分都是生前就有名的
我:
梵高当时也不是善茬
我:
只是读者没接受这种潮流,梵高在圈内是得到一定认可的
叶往:
梵高的画是有名没钱
叶往:
没钱挣
叶往:
被人当做是异端
我:
他在人际交往和产品营销上,不擅长
我:
大作家,自己把自己忽悠火爆的,也有很多
free:
毕加索在这方面就厉害多了
我:
李白也很成功
我:
有人说过,李白,是个发明自己的人
我:
他会根据当时的社会,创造一个人设出来
free:
这个还是没有听过[捂脸]
我:
读来的东西,这个不做解释
拾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
读过的东西,可能要在体内呆上很多年,才能慢慢消化
饮风而醉:
持久的创造力是很难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