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与苦难,面对国破家亡,屈原发出的天问,耶利米和约伯可以给出答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每年的端午都是一个关于家国情怀的节日,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被粽子、假日带歪了节奏。
虽有极少忧国忧民的生命,却也陷在空有一腔凌云志,胸有丘壑有谁知的唏嘘中。
却也有踏破千重浪极其稀少的生命,越过屈原的天问而出死入生参透了万事。
屈子忠魂
屈原,春秋战国楚国的三闾大夫,之前深受楚王的信任,之后却被奸臣陷害流放。
他空有一腔的爱国之情,却无腾挪施展之地,他受人嫉妒排挤、遭王厌恶猜忌,明明直谏国之弊端,不被采纳反被逐离。
他留下的《天问》,整篇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
读来如滚滚惊雷荡气回肠,却让人唏嘘叹息,这些提问虽有惊天地的广博,却并没有任何独超群的答案。
亲眼看着楚国衰败灭亡,却丝毫无力回天,绝望中的屈原那曾经炽热的爱与恨,那对家国天下的抱负竟然默默熄灭。
他穷尽一生,为国家,为他所热爱的诗句,为他理想斑斓的梦所付出的所有代价,就在这沉入深渊的绝望中断裂。
浊浪滚滚汨罗江无处掩忠魂,天上人间只留下无尽的惆怅和怀念,滔滔江水东去,多少英雄无语。
江水哽咽,只能承载诗人的一腔热血;江水呜咽,却也击碎了寻梦者的梦魇。
两千多年来,地上的国在屈原绝望的心灵中烟消云散;而天上的国,却也慢慢随风潜入夜,让梦醒之人雀跃。
于是屈原和他的死,也就有了这千年的感叹,让游走在梦境内外灵魂被震撼。
当屈原遇见耶利米
深渊常常与深渊响应,忠魂时时与忠魂回响,时光的那头也有一位忠臣耶利米在遥相呼应,于是屈原与耶利米,就在这相遇。
屈原与楚怀王就如耶利米与约雅敬王,都是不听劝的王,也都厌恶逆耳的忠言。
但当屈原留下《离骚》而死的时候,耶利米却因为写出《哀歌》而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原对人民的悲啼,更是对生命的绝唱。
“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祂诸般的慈爱”,则是耶利米在参透万事之后对救赎的盼望。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是后人对屈原的怀念,也是凭栏纪屈子的悲伤。
凡等候祂、心里寻求祂的,必得到安慰,则是耶利米喜乐平安的源泉。
万念俱灰的屈原跳汨罗江自杀,满有盼望的耶利米却坚强地活着;屈原以死见证自己的绝望,耶利米却活着给百姓以盼望。
屈原所见只是黑暗,以及黑暗中忧伤;耶利米却在黑暗中,看见了生命源头的荣光。
一生一死都是千古流芳,但看人和环境的屈原只留下了唏嘘和感伤。
而只思恋天上的事,定睛永恒的耶利米,却留下了信心和盼望。
在这个世事艰难、灾祸不断的时代,你会像屈原失望以致绝望,还是像耶利米失望仍有盼望呢?
当屈原遇见约伯
说完忠诚的忠魂,再来说说苦难的本相,于是云彩一样的见证人就开始摩拳擦掌。
古今苦难第一人,非尘土中的约伯莫属,于是约伯也就穿越时空与屈原相会。
屈原一生的悲剧就如约伯生命中经历,都有飞来的横祸妻离子散的家破人亡。
他们过去都是受人尊敬的长者,却在粪土中苟延残喘;但屈原写下《天问》而死,约伯却留下《约伯记》而活。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对生命源头的寻求,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悲叹。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祂,收取的也是祂”,却是约伯信念的根基,更是约伯对生命的透彻。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这是后人对屈原的怀念,更是为他名传后世的书简。
“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则是祂给约伯的恩典,给确信不疑之人的奖赏。
于是屈原之死成了纪念,却成了悲剧和愚忠的象征;约伯的活却成为信心的榜样,化成了荣耀和冠冕。
屈原因为活在人的标准中,痛苦地出生入死;约伯却活在绝对的真理里,喜乐地出死入生。
屈原所见的只是绝望,以及绝望中悲凉;约伯却在绝望中,看见了祂耀眼的荣光。
一死一生都是千古传奇,但在看人心的屈原那里,却只留下了一声叹息;而在信心中坚守的约伯,却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苦难本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你会像屈原绝望以致自伤,还是像约伯在苦痛中仰望呢?
天问的终极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屈原仰天长叹,发出对生命的终极之问的时候。
他的天问就徘徊于天地之间,轰然回响于国人的灵魂深处绵绵不绝于耳。
当一个人,只关注这个地上的事情,无论家国情怀何等伟大,终有一天会让你绝对失望。
当一个人,只仰慕自己的道德标准,无论这个道德何等超越,终将会让你无所适从。
当一个人,只定睛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你的世界多么繁华,终会有烟消云散的时间。
当一个人,只体贴自己的事情,无论岁月壮怀激烈,当生活欺骗了你,最终还是逃不过屈原的结局。
屈原成为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纪念,因此成了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一个符号。
但在几千年后的这个时代,屈原之死的幽灵仍然活跃,对生命的绝望、对生存的恐惧、对人际关系的纠结。
于是,现在也就成了一个让我们时常深思的机会;于是,纪念也就成为了一个为反思者预备的恩典。
当屈原遇见耶利米,那是忠魂与忠魂的响应,这是关于生命的思考、对于活着意义的反思。
当屈原遇见约伯,这是苦难与苦难的回响,激荡出来的是对人生的盼望,以及对活着目的的思想。
如果屈原遇见耶利米和约伯所仰望的那一位,他的天问就会得到答案,这是人类终极的归宿,更是生命本质的奥秘。
那所有愿意俯伏下来,谦卑下来的你,是否也愿意成为参透万事,得着自由的灵魂呢?
仰望上帝,面对苦难,苦难是上帝赐予我们人类化了妆的礼物,通过苦难得以反省人类罪性,认识永恒之主,找到回家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