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凡遇上过节,感受总是不如意的多。原来的快乐,都随着长大后而消失了。今天,我想说点有关国庆节的美好回忆。
栾树开花了10.1在所有的节日中,最快乐的除了除夕,便要数是国庆节了。因为国庆节会放假,一般七天,真是不短,可以好好地玩一玩。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也是收获的季节。趁放假可以帮家里干点活。捡稻穗,掰玉米。实际上,没有成为真正的劳力,并没有因为各种农活所累,玩的成分占了主导,我的记忆便也是快乐的多。
小学的时候,家虽离县城的街上不远,也就三五里路。但我们整天在村庄里玩不够,不觉得视野狭小,很少到街上来。于是,上街成为新奇的事。尤其是国庆节这一天,街上可热闹了。
四乡八镇的人们,都往县城涌来。大人来赶场,卖点农产品,回去时,顺便买些需要的物品。小孩子跟着来,不过是看热闹。
到了街上,气氛马上不一样了。远远的就能看到街楼上的红旗,眼睛放亮,热闹轰轰,感觉像进了一个舞台。以县城十字街为中心,四下延伸开去,街的两边都摆满了小摊。有的摆在简易架上,有的直接放在地上。那个时候,县城闹市只有一座百货大楼,是最大的商店了。一些专卖店、手机店都是没有的,远没有现在繁华。摊上摆卖的东西也带着时代的特色。譬如一捆捆的平布,打折的床单、被套;譬如锅碗瓢盆,瓷缸,瓦罐,热水瓶,瓶胆;又譬如各种糖果,糕点。有油条,米粑,就是几节不好看的甘蔗也拿来卖,这是老品种的本甘蔗,黑籽,较细。红籽的洋甘蔗后来才有。记得好像还有卖茶的。一个茶壶,倒在玻璃杯里,杯口盖一块四方玻璃,记不得多少钱一杯?大概是几分钱。那个时候,不兴饮料。卖茶与卖老冰棍是同一时期的事。这场面,如今看来,是相当朴素的。假若现在看到,一定是人为用来怀旧,让人来参观的。
孩子时候没有什么钱,顶多缠着大人买根甘蔗或冰棍。主要是能上街来看看新奇热闹,就很满足。这就好比是现在出去旅游了一趟,而且那感觉远比现在旅游好。
到了过年,腊月间,十字街跟国庆节差不多,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挤人,十分拥挤,小偷踩踏,安全成了问题。也不知从哪一年起,这个景象就消失了。这一定跟物品的流通,交通的便利,人们眼界的开阔,时代的发展相关。
难忘的,还有高中那年国庆,我带小侄女到街边一处板栗园打板栗。这是人家已经打过的,我们捡那些剩下的来打。捡来石头,朝有蓬的枝头扔去,总有收获。掉落下来的,有蓬也有光栗子。小侄女捡到新鲜的栗子欢欣雀跃的样子,甭提有多高兴,至如今仿佛还在眼前。还带小侄女上山去打野生的小毛栗。那张开了嘴笑哈哈,露出的野生栗子,看着开怀喜人。那一种开心,源于孩童,纯真,是永远值得回味怀念的。
那个时候,小侄女还是个孩子,如今都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时空穿梭,这一种变化,有一种不真实感。但,时间走过,是永远不可能回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