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能提现出一位老师对于教学的研究,要设置好一份作业,需要考虑多方面,多角度的因素。首先要以文件为指导,那就是《双减》以前背了这个文件中的重点,但是那个时候只是背诵,知道有这些内容。现在在实际中,要去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理论归理论,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很容易中断进度。
1、从整个教学来看,我们要从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
不是我们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他们有没有真的吸收讲的内容,我们自己讲了一大推,学生有收到吗?这是我们需要去反思的问题。不要一味的塞给学生很多内容,他们不感兴趣。
这些天对比了一下,我们坐在下面,老师在上面讲。有些老师一直讲个不停,偶尔有几处互动。
另外也有老师,在课中给到我们任务,我们现场分组,组内成员给成员讲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那就是教会你的另外7个成员你的这句古诗表达的意思,同时你也要记住另外7位成员的古诗内容。大家都在紧张的小组活动中,愿意主动积极融入、参与进来。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体验。深刻的学习来自深刻的体验。
学习的内心最终大家都很快乐,课堂不再枯燥。这迁移到课堂上也一样。我们要给到学生表现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去表现自己。在之后,及时给予表现性评价,评价他们完成的成果。
这一点是值得反思的,我有时候在课堂上,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自己讲个不停,其实我们是应该要设计好问题,一步步去引导学生来顺着我们的思路去走,从而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才能有所发展。
向内聚焦的同时也要向外倾听,不是自己蒙头拉车往前。也要听听真正的听者的感受,这也是一个突破口。当我们去收集学生的建议和希望时可以听到他们真实的想法。
2、遵循教育规律,学生对你给的东西感兴趣,才有可能对你说的话,讲的课感兴趣
双减文件内容单是这六个字,教育规律,要落到实处,首先就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内涵,再由此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内容。
文件内容虽然说对这些内容很熟悉,都会背。但是不会用,在实际中不知道如何开展。需要不断的去试错和尝试,可能才能得出一两条可以实施的策略。需要把文件中的内容拆解为小块,可以操作的,可以实施的。
比如加强面批讲解,就这四个字。作业是为了获得反馈,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了解学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场面批作业,效果是最好的。有错误学生可以及时修改,减少中间的信息差等待的过程,印象会更深刻。一次可能改不完很多份,但可以现场一次改10份左右,不要强求自己全部改完。
没有追踪的作业,其最终的效果都是很不堪的。
理论之下,需要去分解出来可以操作的步骤,把这个理论一步步揉碎来,最后达到这个目标。
作业的探究讲座中专家给的内容和建议比较多,而我们需要一步步去实施。不需要全盘接受,把我们认为好的内容,去真正的实践,发挥其功能就可以。
感恩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给予我们这样的自愿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