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忙?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穷?
前一段时间微信曾经一直流传一些段子,比如“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你不成功是因为你有穷人思维“等等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穷是因为你自己不够好导致的
这是真的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正在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但是一些问题一直在纠结导致拖了堂,眼看着飞机就要起飞了,你快速的发言把会议讲完。然后健步如飞下楼打车。由于拖堂,原本不是在晚高峰时间打车现在却变得异常困难。好不容易打到车了,又遇到堵车,自己心急如焚。来到机场你赶紧下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来到柜台,一摸口袋,突然发现钱包丢在出租车上了,你两眼发黑,赶紧再回到刚才出租车下车的地方,可是车已经找不到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已经快到月底了,工资还没有发下来,然而昨天房东提醒你要交下一个月的房租了。你心里面想着该怎么办?是不是领导可以先发一点?你正在纠结。领导通知开会了,你匆忙进入会议室。会议中领导正在发言,你却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要不先把银行理财的钱先拿出来,虽然会有点损失但是会解决燃眉之急,要不看先和谁借一点呢。过了一会而,从先和谁借一点变成了要不问父母,好像不好吧。要不问弟弟,他会借吗?上次吃饭不欢而散,这次他会帮我吗?你的大脑突然就莫名其妙开始神游。这个时候领导一声怒喝把你从神游中拉了回来,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稀缺引起的。因为时间稀缺导致后面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因为金钱稀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由于时间稀缺,我们开始紧张起来,这个时候大脑飞速运转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会议的后半段通常效率都非常高的原因。但是稀缺也会带来非常麻烦的问题,那就是管窥。管窥就是专注于某一件事物,结果忽略了其他事物,也称之为“隧道视野”。正是因为有了管窥,下班高峰打不到出租车成了你管子外的东西。结果导致了后面的悲剧。
同样,稀缺也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当你在专心致志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不由自主的被俘获,随后思想开始不能自主控制,开会的时候就不知道领导在说什么,导致进一步导致事态恶化。低收入者并不是不想好好工作,但是如果他们整天收到了金钱的稀缺,想着要还钱,想着要看病,想着今天晚上吃什么,甚至今天晚上睡在哪里,怎么可能还能很好的工作呢?而不能很好的工作就会反过来让自己更贫穷。书中记载:大脑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以及被干扰的表现形式。一个主要的区别存在于“自上而下”处理和“自下而上”处理之间;“自上而下”处理指的是思想会对所关注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选择;而“自下而上”处理则指的是注意力会很难为我们所控制的刺激所俘获。
稀缺还会导致带宽降低,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带宽,而是减少当下能够用得上的带宽。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受骗:我走在马路上,突然马路上的一个人小声问我是否需要三星手机,随后手上拿着一个当时最新的翻盖的三星手机向我炫耀了一下。显然是来路不明的手机。对于一个刚刚工作不久,手上没有什么闲钱,但是有渴求一个潮流的手机来炫耀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有诱惑的了。潮流的手机对我来说就是稀缺。购买赃物是违法的这件事情就已经在我管子之外了。我看了看手机,好像功能都是好的,我问多少钱,对方说500元。对于一个刚刚上市才1个月售价超过2500元的手机只要500元,这个诱惑犹如天天在朝圣的人看到了圣人一样。我从提款机里面拿出了500元,然后我又要求看看三星手机,他把手机给我了,我在看手机的时候他在左顾右看,好想生怕有便衣警察过来。突然他很紧张把手机夺过去放在自己的内衣口袋里,然后颤斗得小声说,你到底要不要,那边两人好像是警察。他做着想要离开的架势。我向他看的地方扫了一眼,有两个身强力壮的人缓缓超我们走来。我也开始紧张起来,要的要的,我边说边把钱给了他。他看都没看一眼直接把钱放到自己内衣口袋里面,同时把手机给我,转头就走。我拿着手机也赶紧离开了现场。我跑了一会确认没有人在跟着我,才把手机拿出来仔细一看,我差点昏过去,所谓的手机实际上是一个手机模型,就好像手机商店摆在货架上的东西一样。我再跑到刚才的地方,那个卖我手机的人已经无影无踪了。其实我应该能知道,这样的人其实是个骗子。只不过他利用了我对手机的稀缺。同时紧张也让我的带宽降低了,走过来就是警察这个想法不由自主的就走进了我的大脑,让我变得更加愚蠢。我的认知能力(书中记载: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集中。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需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我的执行控制力(书中记载: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都在那个时候降到了最低。500元对于我来说是那个时候一个月的零钱,少了这笔零钱我的生活也一下子贫穷了起来。稀缺会形成带宽负担,而这就意味着,稀缺不仅会降低流体智力,而且会降低自我控制力。
而那个骗我的人呢?贫穷导致了稀缺,而稀缺会让他很聪明的展现出他擅长的一面。拿出高超的演技来骗马路上的年轻人;但稀缺也让他走向犯罪的末路。因为专注,所以拥有一定专业技能;因为专业所以有了管窥之见;因为管窥,所以产生了后面一系列的负面后果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人好像没有法律和道德观念,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实际上不是这些人不知道,而是由于稀缺(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所导致的。大众在2015年有一个排放门事件: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违规排放涉及的车款包括2008年之后销售的捷达、甲壳虫、高尔夫、奥迪A3,以及2014至2015款帕萨特。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每辆违规排放的汽车可能会被处以最高3.75万美元的罚款,总额可高达180亿美元。为什么会这样呢?早在2012年,欧盟委员会就提议进一步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降至95克/公里。只是当时的车企没有技术能力可以达到要求,所以没有执行。但是后来欧盟在2014年2月25号,在斯特拉斯堡召开的欧洲议会上,设定了一项当今全球最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控制目标,这项改革法案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根据法案内容,从2020年1月1日起,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须达到每公里不超过95克,到2021年这一要求必须覆盖所有在欧盟范围销售的新车。而现代的造车技术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即使达到了技术目标也会让汽车的成本上升,销量下滑。车企的高管面对着政府和股东的压力。因此开始有了权衡思维(书中记载:它是稀缺引发的一种思考方式。在稀缺的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既能够达到法律规定同时又能够不增加成本?在时间和技术的稀缺情况下导致车企开始作弊进而铤而走险。
我们为什么会越来越忙碌,越来越贫穷,是因为稀缺。稀缺不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道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如何才能够避免这样或者改变这样的情况?
无论时间稀缺还是金钱稀缺,其本质都是没有余闲(书中记载: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如果时间足够富裕,我就不会急急忙忙赶到机场结果忘记钱包;如果金钱足够,我就能够安安心心地上班工作;如果技术和成本有储备我就不会铤而走险。因此,确保有一定的余闲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也给了一些建议:
1. 做什么事情最好有一个计划。每个阶段要达成什么事情,最好写下来,这样不会忘记,也不会让你每天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忙得团团转。
2. 设立提醒机制。在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前进行一个提醒,可以确保事情在这个时间节点完成。很多电影里有这样的情节:老大在开会,总有个助理过来在耳边嘀咕两句,然后会议马上就结束了。这就像把管子以外的东西拉倒管子内,让你看到你这件事情马上就要影响到下一个阶段事情的发生了。
3. 设立一点余闲。计划不要排的太满,否则一旦有个意外你就没有办法去相应或者弥补,导致事情的发展不可控,最终走向了稀缺。前段时间有个电影《火星救援》其中一段情节就是美国太空总署在制造火箭去火星救人。火星上的人农作物被意外摧毁了,目前的食物只够609天,宇宙飞船飞过去要414天,再加上之前的总总测试。这就意味着制造火箭只有45天。工作人员拼命加班加点,为了时间点甚至放弃了一些测试。结果呢,火箭坠毁了。
4. 养成储蓄的习惯。不管是金钱还是知识,甚至是自己的身体能量都要学会一定的储备来面对长远的事物发展以及一些突发情况。李嘉诚曾说:“别人都以为我很富裕,其实,我最大的财富是我为自己和家人买了足够的保险。”保险就是一种储蓄,用来承担风险。每天保证一定的锻炼,让自己身体健康少生病,也是一种储蓄的习惯。
5. 节省带宽。做什么事情不要图快,也不要图一口气吃一个胖子。每天看书30分钟,每天背诵英语15个单词,每天锻炼30分钟,不要让自己负担太重。其实当你能够坚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你的人生就已经开始在变化了
改变贫穷,改变忙碌,改变自己的人生。从指定计划,然后点滴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