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生的婴儿,空空如也,混沌地面对崭新的世界,没有过去记忆的干扰,没有标准带来的评判和不接纳,没有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任何附加,纯然活在当下,他看见的是人事物最本真的样子。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作用下,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我们形成自己的三观,形成各种内在的信念和标准。然后,用这些信念和标准的‘框’去比较身边的人事物,于是有了自己认为的好坏对错是非。带着“有色眼镜”,带着过往的记忆,我们无法再看见存在本身,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无明的状态下,我们开始评判,一方面手指朝外,站在道德的高点,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评判指责,由此带来各种情绪和关系中的问题,也隐隐会有优越感,因为指责别人背后隐藏着自恋:我是对的,我是好的;另一方面自我攻击,对不满足标准时的自己指责和不接纳,由此产生羞愧自责低价值感。
我们的情绪,在标准带来的评判中水深火热,此起彼伏。
放下标准,万般皆自在生活中有很多道德、规则的捍卫者,举着道德和正义的大刀,四处讨伐。殊不知,人在框中,活的是‘囚’的状态。我们的标准规则越多越清晰,就越活在二元对立的头脑世界中,带来越多的要求和控制,在无明中痛苦,伤人伤己。当外在的人事物不在我们的标准之框中、让我们不爽时,我们指责抱怨并试图控制改变,把他改造成让自己舒服的样子。越强势的父母,越容易培养出自己标准之下的乖孩子,扭曲了一个生命本来的样子。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今人说:外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映射。德芬老师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荣格说:向外看的人做着梦,向内看的人醒着。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提……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人生的智慧是回归内在;我是因,世界是果。
外在的人事物都是镜子,照见我们的内在。当我喜欢,只是因为它符合我喜好的特质,我看见自己的标准,并享受喜欢的感觉;当我讨厌,我看见自己不接纳的标准,和它无关,并提醒自己一切圆满具足;当对方引发我的情绪,我看见自己内在的创伤,想法和心智模式,对方的行为和我的情绪都只是信使;当我嫉妒,我看见我对自己的不接纳……同样,有人冷漠,我看见他内心的寒冷;有人仇恨,我看见他没有得到爱;有人伤害我,那只是对方无法活出爱和表达爱。每个人的想法、情绪和感受,源于自己内在的标准、模式和由此而来的评判,对方只是生命的缘,是照见我们的镜子,感恩这份照见和提醒,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担当。
所有外在的发生和呈现,都提醒我反求诸己,看见自己内在的标准和模式,放下自己的信念标准和执着,让心量越来越大,让标准越来越少,让心如天空虚空包容,我们就少了是非评判,少了好坏对错,更接近存在本身,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此时,我们开始做生命的旁观者,不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扭曲事物本来的样子,完全地以生命本然的方式去看见、体验,惟有此,才能真正进入存在的实相,活出万般皆自在的人生。
如同鲁米的诗歌所言:
在对与错的观念之外,
还有一个所在。
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
当灵魂躺在这片草地上,
这个世界如此完美,
难以言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