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是中国独特的软文化之一,进来更频频有新闻报道国外网友沉迷中国网络小说,虽然这并不能让网络小说在公众面前摆完全摆脱掉“垃圾、害人”的帽子,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我可以算上一个老书虫了,没有经历过榕树下的那个年代,也没有见识到第一代网文作者如今何在、江南、凤歌等的崛起,甚是遗憾(后面恶补了一下他们的作品)。12年书龄,不敢说长,但是绝对不短。如果说对评价各种网文的话,我自认是有这个资格的。
看的越多,越想去了解更多。从说不得到辰东,从神机到猫腻、从三少到番茄。见证了后网文时期的发展。看的越多越杂,就越想去了解这一切。顺着源头我追到了一个人,他叫黄易。
黄易,是一个被低估的名字,很多人知道他的作品,却不知道作者的名字。这个名字不应仅仅被武侠爱好者们铭记,这个名字应该被全体网文读者深深记在心中。
黄易黄易大师的武侠是我心中最完美的武侠,不同于金庸的家国侠义,不同于古龙的浪子放荡,不同于温瑞安的诗情美景,黄易用一种成熟的风格,给读者塑造了一个能让读者陷入一种意淫状态的世界,他甚至还定义了两个影响着整个网文届的风格:穿越、玄幻。
不敢谈说当年古龙逝世,金庸封笔后武侠是否真的陷入了瓶颈。金古二人就像是两座大山,仿佛写尽了武侠中的一切爱恨情仇,家国侠义。无数沉迷武侠的新人作家苦苦尝试想摆脱二人的影响来重新塑造,却鲜有成果。直到黄易的出现。
开始接触他时,我才知道曾经守在电视前苦追的TVB《寻秦记》是他写的,也是他告诉我们小说:居然TM可以这样写!一个普通的特种兵居然可以穿越回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居然可以走进历史,重新定义了焚书坑儒,重新定义了项羽。让人闻所未闻的想象力和紧张刺激的故事在当时可能也只有玄幻二字才能完美概括吧,这是得到公认的穿越类型鼻祖了,更何况《寻秦记》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力,谁敢说后世的穿越文能离得开黄易的影子呢?
黄易的作品中个人最喜欢的是《大唐双龙传》,这可能也是黄易作品的巅峰之作。书中塑造扬州城内两个小混混,倚靠着奇遇连连升级,接触到了从来没听说过的层次如四大门阀,佛魔二派,甚至拉起了人马参与争霸天下的大业。后世又有那篇网文能逃得出这样的痕迹?”仲少,陵少”本是二人落魄时戏称的玩笑话,却没想到一个能成为天刀宋缺的女婿、唐太宗李世民的宿敌,另一个能成为佛门护法,让书中三个本不应存在于人间的女子都倾心于他。谁能说看在看书的时候没有将自己亲身带入其中呢?
黄易的武侠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在书中引用了精神这种玄而又玄的设定。寇、徐二人师法天地,从水中游鱼到井中明月,无一不可领悟出绝世武功,这不仅仅是他二人的悟性,更因为他们对精神世界和现实的对应与联系。精神层次的交锋,坚定心志的对战更是让人沉迷其中,大呼过瘾。
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许多东西,但亦得回许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断魂伤的日子。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为动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就是动人的历程与经验,成功失败并不重要,但其中奋斗的过程才是最迷人之处。
天地之间,莫不有数,而万变不离其宗,数由一始,,亦从一终。
任何一件事,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动人,勿要辜负生命对你的恩赐。
人生若梦,弹指即过,回首前尘,惟只悔恨交缠。若我有机会从头来过,才没兴趣去碰这使人沉迷的玩意呢。
——黄易
《大唐》中的经典语句,仅仅这几句就能从中看出他的智慧和修行。无一不是在阐述自己对精彩生命到宇宙星空的思考和疑惑。涉猎极广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武侠、宗教、精神等等元素。谁能想到原来正魔二道竟是源自汉武罢黜百家?谁能想到名震天下的邪王竟是具有大智慧的高僧?一气读下来的感觉竟只剩下刺激、刺激还有刺激。但竟因当时的销量太低,本计划写出100卷,只能匆匆结尾。但谁又能说这是一本烂尾的书呢?
黄易作品集按照这张作品表来说,我只看过异侠系列,虽然后期有《日月当空》等作品,但再也难及巅峰时的自己了。
黄易的作品中第一次引入“破碎虚空”这个概念,第一次让读者知道,原来武道中的不仅仅只是绝顶武学,还要有道的理解。
黄易的武侠最令人迷恋的就是“破碎虚空”,前有大侠传鹰一人一马于两万蒙军之中轻松击毙志得意满的思汉飞,破碎虚空,飘然而去。
在前面传鹰的一人一马,忽然一齐凌空跃起,直落向远方的浓雾里。
这一跃最少有两丈之高,横跨四丈多的空间,超出了任何骏马可以达到的高度和距离。
白马以一个动人心弦、超越了世间一切美态的姿势,颈後的白鬓毛在山风中自由地飘扬,有若天马行空,在空虚里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再落下至远方的浓雾里。
下面平原整齐的蒙军兵队,变成一排一排的黑线,人马只有蝼蚁般大小,他们便似在云端之上,察瞰众生。
传鹰和他神骏的白马,落脚的地方正是这广阔无边的空间,那有半点实地。
蒙人心神震汤,面对着一片虚空,跪了下来。
后有浪翻云与庞斑在决战中领悟天道,先后破碎而去。
众人猝不及防下,都受不了刺眼的强光,一时睁目如盲。
强光倏敛,可是暴烈的残,仍使人什么都看不清楚。
眼前景象逐渐清晰。
在众人心颤神荡,目瞪眼呆中,庞斑消失得无影无踪,空馀一艘孤舟在湖水上飘浮着。
蓦地眼前再亮,乌云的边沿横移到中天处,现出阴晴之间的交界线。
月色照下。
这边的天地充盈着金黄的色光。
难道大胜而回的庞斑竟给闪电轰雷劈了下艇。
但眼锐者如韩柏、范良极、凌战天之辈,却清楚知道电光非是来自天上,而是发自庞斑的身上。
浪翻云背负着名震天下的覆雨剑,傲立在峰顶一块虚悬而出的巨岩尽端处,正闲逸地仰首凝视着天上的明月。
又是惜惜的忌辰了。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那是他们最后一眼看到浪翻云
更别提《边荒》中的那些传奇人物。
不同于古龙的意境,黄易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一直认为金古梁温黄中,金古黄才是应该并列同称的一代宗师,同金古一样,黄易为后世开辟了一条路,这条路不仅仅两旁景色绮丽刺激,更是一条看不见终点的路。
六十五岁的他,还是创作的黄金年龄。无论知识丰度和生活阅历都较前有个跨越。如果他不离去,难保不会创作出超越《大唐》的作品。
转自网络:
皇天厚土葬英雄,易水萧萧寻秦风
覆雨翻云江湖冷,日月当空照双龙。
边荒千古传说梦,破碎天道尽虚空。
星际茫茫寻浪子,封神致敬蜀山情。
才敏文赋如泉涌,豪气志杰劲如松。
仙侠遂尽平生义,夫复何求做仙翁。
先生没有逝去,只是破碎虚空。
真的很难受,先生在我生日当天破碎而去,而我却今日才得知这个消息。
万般感受难以诉说
先生千古
无戒日更挑战营第十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