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薛兆丰的经济学-002

薛兆丰的经济学-002

作者: 随云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8:18 被阅读0次

  订阅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程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只学习了课程内容的15%,实在是不合适,不能因为它卖的好,不管是在得到上还是在书店里;不能因为它质量高,薛老师是北大的经济学教授,所讲的经济知识接地气;更不能因为它学习的周期长,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把它束之高阁,甚至是对它望而却步。

  想想自己所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几乎为零,而经济学是与钱走的最近的,不懂点经济学,哪能赚更多的钱,哈哈。

  自此后决定:

  — 每学完专栏里一小节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做个总结;

  — 尽量与以往的知识产生关联;

  — 要能有自己的疑问和思考(有苏格拉底式的课堂);同时能尽量回答老师的问题;               

  — 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与改变;

01-007:铅笔的故事

@: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劳动,是通过市场这个平台,让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互相协调工作。一支简单的铅笔,没有一个人能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但我们每个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它,这只有通过神奇的市场才能发生。

01-008:商业是最大慈善

@:慈善扶贫由于缺乏反馈机制、养懒汉效应等问题,所以效果会打大大的折扣;而环顾我们身上的财物,大部分是来自陌生人给予的’慈善’,这是商业。

课后思考:

用钱资助给那又穷又聪明的学生,这样他就能得到更好的资源与条件,再加上它先天的优势,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进而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无论是在单方面的扶贫上,还是在促进他人与社会的发展上。

01-009:稀缺

@:因为人的选择的标准越来越高了,所以越挑剔了,需求也就随之上升了,再加上自己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这就造成了稀缺。

课后思考:

基于稀缺的两个基本事实,即使大部分工作被机器取代,还是会存在稀缺的。这也就决定了,拥有更多资源的人更容易得到那些稀缺的东西。

01-010:选择和歧视

@:只要稀缺不可避免,选择就不可避免,区别对待就不可避免,歧视,也是区别对待的又一种说法。

课后思考:机会平等,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而造成结果的不平等,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由于方法及路径的不同,也就造成了结果的不平等。

01-011:凡歧视必得付出代价

@:因为个人的偏好、信息不对称,也就有了歧视。越是自己支付的代价越小,就越容易放大自己的歧视;当自己付出的代价很高的时候,就会越节制自己的歧视。

课后思考:

选择总统比选择伴侣歧视更严重。因为伴侣是伴自己走过一生的,自己支付的代价是最高的,所以歧视就更小。但在选择总统的时候,可能是自己的偏好,或是凭直觉,一不小心就对选总统产生了歧视。

01-012: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有选择就会有歧视,而歧视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它能利于效率的提升,刺激经济的发展。若在政府的干预下,强行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课后思考:

可能是所站的立场不同,选择就会有区别,歧视也自然会有差异。他认为被歧视的时候,于你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

01-013:一句话给成本下代价。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个资源,若它有若干个选项,选择了其中一个,那么成本就是放弃了其他选项中价值最大的那个。

课后思考:

中国工人制造袜子的成本高。选择了制造袜子,那么就要放弃制造飞机,而飞机所带来的价值远比制造袜子高的多得多。

这里的成本不是简单地理解是制造某件产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要去考虑的是选择了这个而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那么自己今后在做选择时,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是什么?即成本,在将来对自己而言,有多重要?是不是自己可能承受的?

01-014: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做一件事的成本是由别人决定的,是那个放弃了的最大的收益机会。同样的,自己的职业范围是社会决定的,去选择那收益最大,能最大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所花费的成本最低。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是怎么度过的,你的职业是怎么选择的,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其他人决定的。

成本— 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课后思考:

不是因兴趣选择了这份职业,而是有了这份职业有了更多去选择兴趣的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薛兆丰的经济学-0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ifhktx.html